新浪科技 楊雪梅
近日,Google大中華區營銷洞察與解決方案副總裁林妤真,以及小米國際業務品牌營銷總經理薛國頌接受了新浪科技采訪,他們圍繞新常態之下,消費者行為需求的變化和企業的應對之策,以及中國企業出海的一些變化,分享了觀點。
林妤真認為,在疫情等特殊情況的影響下,行業的本質還是應該回到企業價值。企業價值體現在如何增加企業的收入;如何降低成本;企業的增值系數。“環境變化太快,消費者也不斷地變化。作為一個企業,尤其以營銷為主的企業,如何快速洞察消費者的變化就非常重要。”
薛國頌則提出,在疫情等特殊的外部情況下,企業要做變化來滿足人和人之間溝通的不變化,來面對新常態。
林妤真:今年的企業出海策略呈現三個方面的變化
對于中國企業今年在出海策略上相比往年呈現出差異化的趨勢和變化,林妤真表示,“因為疫情的變化非常快,我們的確發現了一些變化。”
第一,企業在做決策的時候,對數據、消費者需求及消費行為的依賴度,變得比以前更高。
以前,大家可能比較習慣將國內有效的做法直接帶到海外。這在順風順水的時候,可以看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因為今年的不確定性變得更大了,所以大家對于以數據為基礎的需求度增多,CEO在決策的過程變得更謹慎,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持。
第二,以前企業決定市場的時候,不管是美國或者印度,都會考慮是否需要某種程度的分散風險的布局。這種布局在之前就開始了,企業都不希望所有的收入來源僅僅來自于一個國家,大家很自然地希望將當地成功的經驗復制到其他地方。
今年我們發現,企業加速了這些變化,更動態的去調整策略,比如哪些市場要多做一點,哪些市場要保守一點。
第三,大家更關注于長期品牌的經營。
在疫情之下,更多企業會投入疫情救援的行業里面。一方面出于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也是幫助建立一個更有意義的品牌,能夠幫助品牌進入想進入的市場,引起更多的共鳴。
企業要提升對國際形勢變化的敏感度
在出海方面,林妤真表示,根據谷歌的觀察,中國出海的行業大概分為幾類:
一是以手游、移動的應用為主的行業。“這類行業我們觀察到,基本上只要產品設計夠好,本地化做好,今年能看到比較正向的增長。因為用戶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和在家的時間更多了,用戶的使用時長、新用戶的增長,其實是非常正面的。”
二是在零售層面,企業可以去掌握不同場景里新的動態。比如服裝領域,家居服飾(比如瑜伽服)呈現出更多的需求;3C產品的使用,也延伸到在家里辦公場景。
“所以企業之前積累的一些優勢,比如供應鏈,還是能夠發揮作用,在短時間內滿足新需求的。從營銷和零售行業,我們觀察到中國企業還是比較快速地順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然后作出反應。”
林妤真認為,中國品牌的經營,一般布局都是長期的,著眼一個長遠的目標,然后沿著正確地目標做事情,比如如何建立一個更有意義的品牌、如何確保正確的方向,如何把重點放在產品研發,做出更好的產品,獲取用戶信賴等,這方面相對來說也是樂觀的。
“國際形勢的變化更多,就表示企業對這些事情的敏感度也要提升,要能理解國際政治經濟的變化對業務的影響是什么,作為企業,應該有哪些其他方案規避可能的風險。”林妤真表示。
小米薛國頌:抓住潛在的新常態帶來的商機
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對企業發展帶來了什么樣的思考?
薛國頌覺得,從一個企業的角度可以從三個方面去看:第一是產品,第二是渠道,第三是品牌。
如果企業有一個可以長期堅持的優秀的價值觀,在疫情的當下,是可以發揮作用實現價值,回饋和幫助社會的。
在品牌方面,企業要能抓住消費者行為帶來的變化。第一,疫情在經濟層面上對很多國家的消費者帶來了不便、影響。這些影響是負面的影響, 比如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了,可能在消費觀念上,出現消費降級的可能。
其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決定了消費者的理念,理念影響到消費者的行為,這都是連在一起的。消費者行為的變化,會受到社交距離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在品牌建構上怎么能夠更好的去貼合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去提供有意思的選題,這對品牌來講也是一個機會。
對渠道而言,電商直播等的火爆,則有打破舊渠道的機會,進而建立新的營銷機會點。
而從產品上看,薛國頌認為,消費者行為的變化,會帶來很多產品上的商機。比如手游等各種游戲類的產品會迎來長期的發展,它們需要更多時間來占用用戶的空閑時間。
“我覺得在國際化層面上,企業可以從產品、渠道、品牌這三個層面上去考慮這些問題,抓住潛在的新常態帶來的商機。”薛國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