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阿里云高調宣布在未來3年投資2000億元人民幣,用于云操作系統、服務器、芯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
另一電商巨頭京東集團更是宣布未來發展全面融入“新基建”總體部署中,并宣布未來三年向湖北投資超60億元,從“新基建”、“產業扶持”、“扶貧助農”三大領域入手,而在新基建領域,京東將全力打造以智能供應鏈和智能物流為核心的新一代基礎設施。
同樣諸如騰訊、華為等巨頭企業更是早早圍繞“新基建”進行了布局。
相對于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為代表的傳統基建,新基建中的“新”則更強調其科技屬性。
其實對于“新基建”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深化中。早在2018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首次提出“新基建”,當時提出“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而在今年早些時候,“新基建”的范圍被央視擴大到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等在內的七大領域。
在此次的全球疫情危機中,傳統行業受到的沖擊巨大,而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GDP同比下降6.8%,但新基建領域所覆蓋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卻逆勢上漲了13.2%,成為經濟增長的強助力點。
在傳統基建等拉動經濟效果逐漸減弱的背景下,借助于政策層面的大力推動,以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基建核心領域將會迎來高速的增長。根據中泰證券研究所的測算數據,預計2020年5G基建投資2467億元,至2025年5G基建總投資將近2萬億元;預計2020年數據中心投資額4167億元,未來五年年均增速11%,至2025年數據中心投資將達7071億元;人工智能未來5年年均增速22%,預計到2030年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將高達10萬億元。
可以預見的是,新基建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投資主題。但新基建帶有其明顯的科技屬性,而且大多涉及新興產業,參與其中投資的難度和不確定性很大。但這樣的屬性恰恰是專業股權投資尤其是CVC類投資機構最中意的,發現并投資于一些不確定性強但未來潛在想象空間巨大的新興事物,并利用自身資金以及產業資源幫助所投公司業務增長或者技術落地,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不錯的投資回報。
而對于投資者而言,亦是如此,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提前布局,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