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在科技部科技成果評價中心主導的“復合半導體電磁波波電效應微生物滅活技術科技成果評價專家評審會”上,一種基于半導體-電磁波波電效應的全新微生物滅活技術通過專家評審。該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存在于物理界面、水、空氣等介質病毒病菌的滅活消殺。
圖一(會議現場)
據現場專家介紹,該項技術具有全介質高效消殺滅活、長效滅活、不污染環境等特點。在全球新冠疫情的防控日益嚴峻,尤其是進入冬季后,物傳人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尤其對國外輸入中國的大宗貨物、快遞包裹、信函等外包裝病毒消殺,具有高效、安全、無毒害特點。
圖二(會議現場專家積極評議)
據該項技術科研攻關團隊核心成員于艷冬研究員介紹,這消殺技術分長效鍵合劑技術和即時消殺的氣霧劑技術。氣霧劑技術具有安全,可以直接對海鮮、肉蛋、蔬菜進行滅殺消毒,且不會對生鮮食材造成污染的特點;鍵合劑技術技術可以應用在以空氣、水、固體物理表面為載體的病毒傳播途徑消殺上;鍵合劑鍵合消殺具有長效性,經半導體電磁波波電效應鍵合劑鍵合的物體表面,消殺效能可持續半年以上。鍵合劑消殺是無毒、無污染,消殺因子核心來源是水分解產物,消殺完成最終產物也即水,無刺激性異味,對環境零污染。
圖三(技術研發相關實驗樣品)
據悉,該項技術是由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學部委員、國家超導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甘子釗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北大光電孵化企業生物光環境科研攻關團隊,歷7經年艱苦攻關,經歷近千次方案調整實驗,方取得成功。
圖四(與會專家對項目科技成果進行評價)
科技成果評審會上,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科研團隊核心對該技術詳細講解。評審專家組組長,深圳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會秘書長、專家委員會主任、通信與對抗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王遠昌,對該技術進行了綜合評述;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環境生物學與生命保障技術研究所所長劉紅教授和與會專家一致評價該技術為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