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打通“致富主干道” 消費扶貧接力“最后一公里”

      2020-09-09 09:39:08

      羊角豆干、武隆苕粉、仙女紅茶、浩口楊梅、和順土雞……9月3日,2020重慶消費扶貧月啟動儀式暨扶貧產品展銷會在武隆區舉行。數十名網絡主播在臨時搭建的直播間里賣力吆喝,助力消費扶貧。

      兩天后,萬盛經開區消費扶貧月暨黑山谷獼猴桃采摘豐收節在黑山鎮開幕,25家自駕俱樂部、車友會組織的200臺私家車以及來自旅行社的800余名游客,走進黑山鎮住宿、旅游、餐飲、購買獼猴桃等,當日就拉動消費約30萬元。

      隨著脫貧攻堅進入全面收官階段,消費扶貧逐漸“升溫”。作為產業扶貧的“下半篇文章”,消費扶貧一頭連著群眾,一頭連著市場,今年以來我市通過打造線上專區、布點消費扶貧智能專柜、商超對接、直播帶貨等方式,累計銷售扶貧產品35.1億元。下一步,我市將加大消費扶貧力度,以此推動長效脫貧。

      扶貧主導產業逐漸進入收獲期

      如何把農產品賣出去成關鍵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市大力發展小規模、多品種、原生態、高品質的扶貧產業。截至目前,我市累計投入近200億元,發展了以300萬畝柑橘、158萬畝榨菜、111萬畝李子、80萬畝油茶等為代表的188個扶貧特色產業,實現產業到戶46.7萬戶、貧困戶覆蓋率90%。

      隨著這些扶貧主導產業逐漸進入收獲期,如何把貧困地區的農產品賣出去、賣個好價錢,讓貧困群眾的收入穩步增長,成為了長效脫貧的關鍵。

      “消費扶貧是一條由生產、流通到銷售、消費組成的長鏈條,扶貧是目的,消費是手段。一方面消費者不容易買到品質優良、綠色的農產品;另一方面,貧困地區大多地處偏遠、交通物流不便、網絡不暢,致使許多農產品堆積在原產地,從而阻礙了消費扶貧目標的實現。”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告訴重慶日報記者,脫貧攻堅中長期靠產業,但如果不能把農產品變現,發展再多的產業都等于零,反而會挫傷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這一點尤為明顯。

      春季都是奉節臍橙的銷售旺季,但受疫情影響,今年奉節臍橙種植大鎮安坪鎮的臍橙一度滯銷,價格也較往年有所回落。

      長壽血橙也是如此。長壽湖鎮響塘村一組貧困戶楊淑英以血橙銷售為主要收入,往年果子成熟時,天南海北的批發商“不請自來”,將血橙收購一空。而今年,血橙掛滿枝頭,甚至有些熟得早的已經掉落爛在地里,買主卻遲遲不現身。

      “疫情影響是一方面原因,關鍵是如何把這些市場競爭力較弱的產品‘扶上馬送一程’,讓它們不至于在嚴苛的市場競爭中掉隊,從而發揮長效脫貧主導產業的作用,這才是最緊要的。”該負責人表示。

      政府倡導+市場參與

      雙輪驅動缺一不可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中央高度重視消費扶貧工作——今年2月14日,國務院扶貧辦、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了《關于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的通知》,以此為遵循,我市加緊部署相關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體系。研究制定《消費扶貧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重慶市扶貧產品認定管理試行辦法》等政策文件,明確重點任務16項,形成了部門協同、區縣主體、社會參與的格局。

      二是加強產品認定。今年以來,全市已認定扶貧產品6300多個、供應商2400多家,帶動貧困人口59.4萬人。新授權使用公用品牌“巴味渝珍”產品28個,新認定“重慶名牌農產品”120個。

      三是搭建消費平臺。大力推進“三專一平臺”(消費扶貧專柜、專館、專區、消費扶貧線上平臺)建設。專柜方面,在中西部地區率先開展消費扶貧智能專柜試點,已安裝投入運營310臺,已簽約5000臺,擬簽約1950臺。專館方面,加快建設1.5萬平方米的消費扶貧館,著力打造中國西部消費扶貧中心。專區方面,積極推進與永輝、重百、新世紀等大型商超對接,開設消費扶貧專區。平臺方面,上線運營中國社會扶貧網消費扶貧重慶館,注冊會員50萬人,入駐商家500余家,上架扶貧產品1295款,銷售扶貧產品300余萬元。

      此外,各區縣大力發展農村電商,通過直播帶貨等方式,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消費扶貧。

      今年6月,由南岸區、石柱縣共同打造的“周末集市”在南岸區行政中心舉行首場展銷,黃連、辣椒等20余種來自大山的綠色農產品熱銷,短短兩個小時,銷售金額超過4萬元。

      同月,長壽區主要領導與20多名網紅主播一道,為長壽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在線下展場,當地40余家企業帶來了蜂蜜、長壽米粉、靈芝和菇類等當地特色農產品。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注重長效機制的建設,推動消費扶貧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上述負責人坦言,消費扶貧不僅具有公益屬性,也具有市場屬性,“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缺一不可。我市也將繼續通過政府搭建平臺,逐步引導貧困地區農戶按照市場規則參與競爭。

      既有成績也有不足

      消費扶貧還需“加碼”

      一場接一場的消費扶貧活動,在為貧困地區農特產品引流、拓寬銷路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數據顯示,今年全市已累計銷售扶貧產品35.1億元,疫情期間滯銷的價值1.37億元的農畜產品已全部銷售,讓不少貧困群眾嘗到了甜頭。

      例如,奉節縣主動與山東省規模最大的濟南堤口果品批發市場對接,簽訂了“萬噸臍橙進山東”合作協議,實現了品牌資源和市場空間的結合。與此同時,該縣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政策優勢,安排項目資金對物流企業和批發商進行補貼,取得良好收效。1—8月“渝貨進山東”完成銷售額2.6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74.7%,其中奉節臍橙是銷售大頭。

      奉節縣安坪鎮天鵝村一組貧困戶胡等華告訴記者,原以為今年有不少臍橙要爛在地里,不想山東一家企業主動認購了村里的臍橙,讓他一下子就收入了2萬多元。

      盡管消費扶貧成效初顯,但仍存在部分產品價格虛高、質量把控不夠嚴等問題。

      “價格方面,我們要對有‘水分’的農產品進行清理,同時加大物流配送、倉儲冷鏈等環節的補助,盡量減少中間環節,逐漸把價格虛高的部分降下來。”該負責人表示,在質量方面,要加大對扶貧產品的認定和管理力度,對有違法違規行為市場主體所生產的產品、出現嚴重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的產品、無帶貧益貧機制的產品以及價格虛高并拒絕整改的企業,將其清理出《產品目錄》并將相關市場主體納入扶貧失信黑名單,情節嚴重的移交相關部門依法追究責任,進一步規范消費扶貧產品市場。

      “另外,我們還將打造重慶扶貧產品的公用品牌,通過品牌效應提升附加值,最終達到鞏固脫貧成效的目的。”該負責人最后表示。

      我市產業扶貧和消費扶貧發展情況

      今年以來,全市已認定扶貧產品6300多個、供應商2400多家,帶動貧困人口59.4萬人。新授權使用公用品牌“巴味渝珍”產品28個,新認定“重慶名牌農產品”120個

      截至目前,我市累計投入近200億元,發展了以300萬畝柑橘、158萬畝榨菜、111萬畝李子、80萬畝油茶等為代表的188個扶貧特色產業,實現產業到戶46.7萬戶、貧困戶覆蓋率90%

      今年全市已累計銷售扶貧產品35.1億元,疫情期間滯銷的價值1.37億元的農畜產品已全部銷售

      關閉
      精彩放送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ideosbestsex日本|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亚洲影视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亚洲成熟xxxxx电影| 亚洲最大的成网4438|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亚洲男人电影天堂|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