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技術手段形成社區共識”“社區可以作為分布式記賬的節點”“從前上網,現在上鏈,鏈通萬家”,一個又一個新概念新詞匯沖擊耳朵,笑聲、掌聲、討論聲從漕河涇街道宏潤匯傳出來,居民區書記、行業專家、企業家爭相起立分享……8月11日,由區政協辦公室與漕河涇街道聯袂,以街道30位居民區書記為聽眾,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專題講座——“認識一下區塊鏈”。
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要”為區塊鏈技術如何給社會發展帶來實質變化指明方向。區塊鏈與民生有何關聯?在探索新技術賦能百業的當下,找到區塊鏈底層技術服務與城區治理相結合的落地場景,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是最新科技成果應用于社會治理的亟待破解的題目。圍繞這一主題,區政協送課堂到基層,建好平臺,說最新技術的“突破”、聽社區治理的“痛點”,講實際運用的“方案”,讓各方充分交流、交融。
課程由清華大學交叉學習研究院博士、師從姚期智院士的李辰星主講。
在互動環節中,居民區書記們談到了志愿服務、社區公益、“三駕馬車”協同等工作需要加強突破,街區一體化建設、業委會聯盟等工作需要持續創新,引發了相關研究院、企業的共鳴。
◎區政協委員狄金山列舉了區塊鏈技術運用于房屋監管的實例
◎來自樹圖研究院的王璟瑜提供了若干社區決策的模型
◎漕河涇街道望族城聯合黨支部書記胡東分享了如何用區塊鏈“存證-監管-造血”功能改變治理模式的設想
區政協秘書長周堅、漕河涇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潘淑敏參加活動,他們表示,技術造福人類,科技也為社區公共精神培育與社區和諧善治提供了新的實現路徑,舉辦這一次講座,正是營造努力學習區塊鏈、積極運用區塊鏈、有效管理區塊鏈氣氛的有益嘗試。
來源:徐匯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