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金融科技成果專場發布活動在2020年服貿會期間舉行。在當天由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司南研究室、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浙江省前景大數據金融風險防控研究中心、浙江互聯網金融聯合會聯合發布公布的《2020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英文版)》中顯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從去年的7座變為8座,北京占據首位。報告顯示,北京是全面發展、當之無愧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連續兩年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總排名世界第一,金融科技產業、體驗、生態發展均衡且排名均在世界前五之內,在發展金融科技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機遇。這也是北京繼2018年被評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NO.1、2019年蟬聯全球榜首后,2020年繼續蟬聯全球第一。
而隨著國內消費金融市場由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階段, 國內金融科技行業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想象空間正在面臨挑戰。反觀國外市場,中國金融科技的巨大成功,吸引了眾多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關注。這些技術與經驗,對其他新興市場的金融機構而言,具有天然吸引力。諸多新興國家當前的發展階段與中國多年前的市場形勢十分相似。以最典型的東南亞地區為例,具有年輕人口眾多、消費金融需求旺盛、傳統金融服務形勢占據主流、普惠金融覆蓋率低等諸多特點。
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穩步推進,中國和東盟關系的不斷改善,相較于發達市場較為完善的金融科技發展格局和更高的競爭壁壘,東南亞如印尼、菲律賓等新興市場,則擁有較大的人口紅利,且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增速較高,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處于逐步完善階段,有著廣闊的金融科技市場等待開拓,這些都將成為我國金融科技企業布局海外業務的重要市場。另一方面,東南亞許多國家的本地金融科技企業尚在初創期,還無法對傳統金融機構實現能力輸出。因此,向有科技實力并兼具運營服務經驗的金融科技企業尋求賦能支持,已經成為東南亞金融機構的重要選擇。據全球咨詢公司Bain & Company與Facebook合作完成的報告,預測今年東南亞地區數字消費者數量將達到3.1億左右,意味著東南亞地區近70%的消費者已實現數字化。另據貝恩、谷歌和淡馬錫聯合推出的《東南亞數字金融服務報告》顯示,東南亞的互聯網經濟到2025年將有望達到3000億美元,但在該市場仍然有超過75%的消費者缺乏銀行服務。
而在2019年恒昌攜手金融城聯合發布的《東南亞金融科技的現狀與發展》研究報告中顯示,東南亞國家人口基數大、人口結構年輕化等特點使其成為整個亞洲乃至全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國的GDP都超過6%,整體呈現快速發展趨勢。但各經濟體的金融發展速度亟待提高,龐大的市場需求需要釋放。而其市場現狀又天然與中國金融科技應用有著高度的匹配,因此該領域成為眾多中國先進的金融科技企業拓荒出海的橋頭堡,也快速催生了東南亞金融市場的繁榮和發展。
巨大的市場規模背后是用戶數字化需求未得到廣泛滿足。東南亞市場的這一現狀豐富了企業對于金融科技在該地區應用前景的想象力。隨著金融雙向開放程度持續加深,開辟海外市場,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已成為越來越多金融科技企業的策略。為此,頭部的行業巨頭,早已經走在投資布局之路上。近期,在金融科技領域,互聯網巨頭"出海"布局動作更加頻頻。今年5月阿里旗下螞蟻金服宣布將向緬甸移動金融服務企業Wave Money投資7350萬美元;騰訊此前也參投了菲律賓科技公司Voyager Innovations,用于該公司旗下PayMaya數字支付生態系統的發展。
積極布局東南亞市場的除了互聯網各大巨頭,還有以恒昌為代表的的金融科技公司,其對于出海東南亞的打法已經了然于胸。作為一家成立于北京、扎根于北京的金融科技企業,創業九年來,恒昌在實踐經驗、人才、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優勢積累已經為其謀篇海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8年下半年,恒昌正式進入印尼,在印尼開展包括貸超、催收等業務,2019年4月獲得OJK注冊號,注冊資本100億印尼盾,同時成為印尼科技金融協會(AFPI)的新進成員;2019年,恒昌100%控股的菲律賓公司成功獲得了Lending 和Financing兩張牌照,注冊資本金約2000多萬比索,該公司也成為菲律賓金融科技協會Fintech PH的唯一中資成員。恒昌借助資產、人才、科技創新勢能,已經將中國的數字普惠金融優勢復制到海外,逐漸在東南亞市場落地生花。據悉,未來,恒昌還將積極拓展印度地區業務,并與學術機構等開展業務合作,與他們共同創造價值,通過創新、數字化和互通互聯來促進金融包容性成長。
后疫情時代,在雙向開放程度不斷加深的當下,"走出去",不僅可以進一步打開金融科技海外市場"藍海",而且有助于推動國際金融科技合作,提升我國金融科技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隨著金融科技出海發展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提供技術服務、以科技賦能金融的出海模式將成為未來金融科技出海的主要發展方向和利潤增長點。作為新金融領域的代表企業之一,恒昌也將在金融科技技術領域保持積極探索,主動搶占探索海外市場,為提升中國金融科技在國際金融秩序中的影響力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