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傳統企業生產和線下消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但制造業智能化、工業物聯網卻是呼聲四起,“數字經濟”被一提再提。
隨著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5G網絡在內的“新基建”數字化轉型按下快進鍵,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就是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
在國家大力支持下,企業更要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抓緊布局數字經濟。
早在2018年,京東旗下子集團京東數科一馬當先,直接將“數字科技”升級為品牌名稱,成為第一個提出“數字科技”定位的公司,其業務也從技術服務金融機構擴展到智能城市、AI機器人、數字營銷等板塊,陳生強先生出任京東數字科技集團CEO、京東數科法定代表人。
很多人對數字科技比較模糊,它到底是什么?
在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CEO陳生強認為:數字科技的本質是,以產業既有知識儲備和數據為基礎,以不斷發展的前沿科技為動力,著力于“產業 x 科技”的無界融合,推動產業互聯網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最終實現降低產業成本、提高用戶體驗、增加產業收入和升級產業模式。數字科技是實現數字經濟的手段,本身也是一個新的行業形態。
首先,數字科技使產業數字化的路徑由“單邊”走向“共建”。“單邊”的互聯網公司推動的產業互聯網和傳統的產業技術升級都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突破,產業數字化需要數字科技和產業的行業know-how無界深度融合,走一條“共建”的道路,才能真正實現“產業x科技”的乘數效應。
這要求科技公司需要更了解產業,產業也需要更理解科技。這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有其獨有的邏輯,這決定了產業和數字科技融合共建的速度和模式不盡相同。
其次,數字科技使產業數字化的結果,從離線的“記錄過去”轉向在線的“預測未來”。數字科技,可以在對產業數據進行在線化、標準化、結構化的基礎上,實現對所有生產要素和運營流程的數字化改造,對生產和經營環節進行精準預測、優化布局、精細化運營、實時反饋并進行修正,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可持續發展的閉環,真正意義上能夠突破產業增長的既有模式和邊界。
在這種共建生態下,衡量“產業x科技”是否真正有效的標準是,是否能實現產業的成本降低、用戶體驗的提升和產業收入的增加,以及是否具備迭代商業模式的基礎。
“從數據中來,到實體中去”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根本出發點與落腳點,也是數字科技的根本任務。
數字科技如一張大網,覆蓋到了如今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激發了產業、城市新經濟動能增長的可能。
同時數字科技將助力實體產業斬斷對傳統模式的依戀,放開被低端生產方式捆住的手腳,堅定對行業發展的數字化革新,融入與數字科技接軌的廣闊天地,譜寫新時期經濟發展新的樂章。
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