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持續強降雨過程,使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老百姓碗里的肉生產受到什么影響?相關部門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供給?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采訪。
碗里的肉影響大嗎?
前段時間在安徽全椒縣武崗鎮,滁河水位不斷上漲,圩區內承包了近百畝魚塘的朱金斌,接到了緊急轉移通知。在臨時安置點待不住,晚飯功夫他又摸黑“溜”了回去,想看看鴨棚里有沒有遺漏的鴨,魚塘里有沒有漏網的魚。沒想到前腳剛回,村干部就跟上門,一邊幫著查看,一邊勸他趕緊離開。
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淡水養殖主產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0日,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慶7省市漁業受災面積為767.5萬畝,水產品直接因災損失71.3萬噸。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江開勇表示,目前水產品直接因災損失產量占全年水產品總產量的1.1%,短期內對市場供應不會造成嚴重影響。相關地區正指導養殖戶加快水產養殖設施設備修繕,及時補放水產苗種,開展養殖水體消毒,加快生產恢復。
豬肉是餐桌上的重要品種。6月份以來,隨著餐飲業恢復經營,工廠復工,學校復課,豬肉消費明顯增加。2020年第28周(7月6日至12日),豬肉批發市場均價每公斤47.73元,繼春節以來連續下跌15周之后,環比連續6周上漲。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表示,價格上漲主要是消費拉動,南方強降雨天氣也一定程度影響了生豬及豬肉調運,推升了部分地區活豬價格。地方政府正積極采取保供措施,農業農村部也將協助產品調度,確保災區供給不斷檔。
肉價是否繼續漲?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剛剛過去的6月份,我國豬肉價格同比上漲81.6%,拉高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約2.05個百分點。這讓人不免擔心,下半年豬肉價格是否會持續上漲?
監測顯示,今年2月份以來,我國豬肉價格連續3個月下降,進入6月份開始上漲,7月份第2周(7月6日至7月12日),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平均售價每公斤53.15元,連續6周上漲,漲幅15.6%,但比2月中旬的高點低6.49元。
據了解,這一輪豬肉價格上漲主要是消費拉動,也有一些突發性因素助推。據國家統計局數據,3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6.8%,5月份降幅已收窄至18.9%,預計后期餐飲業豬肉消費仍將保持增長勢頭。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說,目前生豬存欄和仔豬供給量連續5個月恢復性增長,預示7月份后可出欄的商品肥豬將逐步增加,豬肉市場供應將持續改善,下半年豬肉價格沒有持續大漲的基礎。同時,預計今年豬肉進口比去年增加100萬噸以上,禽肉產量增加120萬噸以上。百姓碗里的肉有保障。“綜合分析,三季度之后豬肉供應緊張的局面將逐步緩解,下半年市場供應總體是有保障的,豬肉價格沒有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楊振海說。
哪些舉措保障供給?
各地堅持防災救災和田間管理兩手抓。洪澇災區及時排除農田積水,加強肥水調控,促進受災作物正常生長發育;加強機具調度,加快早稻收獲、烘干,搶插晚稻,擴大機插面積;適時改種補種,加強水毀設施和農田修復;及時搞好畜禽補欄和魚塘補苗,做好疫病防控。
日前,國家已下達農業生產救災資金3.3億元,支持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和四川7省區災后恢復生產。
近日,農業農村部再派8個工作組赴安徽、江蘇等8省市開展救災指導,并制定印發長江中下游種植業災后恢復生產技術意見,發布洪澇災害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指南,指導農民落實生產恢復各項措施。 據新華社7月30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召開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形勢新聞通氣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四川省政府將2020年出欄生豬目標定位6000萬頭,并分解下達,明確由縣委書記親自抓,層層壓實發展生豬生產責任。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順利完成目標,在國家出臺的“17+2”項促進生豬生產政策基礎上,四川先后出臺“豬九條”“新八條”等43個政策文件,從用地、環保、金融、保險、調運等全方位加大對生豬復產政策支持力度,各項政策基本得到了迅速落實,為四川生豬生產快速恢復提供了堅實保障。
同時,生產技術手段超常。組織成立四川穩定生豬生產和防控非洲豬瘟專家指導組,編印了《非洲豬瘟復養技術手冊》、《養豬場(戶)非洲豬瘟防控技術要點》《母豬快速擴繁增量提高生豬產能應急技術措施》《新建規模豬場建設技術要求》等實用技術手冊,有效推動科學防控和發展生產。去年9月以來四川全省以盆周山區、深丘地區等具有天然防護屏障的區域為重點,布局新開工養豬場項目2797個,社會資本投資386.6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后可新增產能2642萬頭,目前已有41%的項目完工投產。針對新開工項目,支持有條件的養殖場優化設計方案,建設多樓層、高標準的生豬養殖圈舍,目前多個市已開工建設多層養豬場項目6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