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愛思達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新材料企業,在商業火箭、商業衛星、無人機、高鐵等輕質化結構研發設計、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研發方面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公司成立僅5年,就發展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提供運載火箭全復合材料整流罩并成功入軌的民營企業。
(資料圖片)
見到愛思達航天董事長張毅時,他剛從海南出差回來,他興奮地和記者聊起了在海南的見聞。
【錄音:去海南的時候,國家也在大力地建商業航天發射工位,我們看了也很振奮,商業航天是我們國家重要的補充,是我們科技創新重要的一些力量,也要融入國家發展戰略。】
提到發射火箭和探索宇宙,人們往往覺得這是龐大的國家工程,民營企業在其中能有什么作為和優勢?張毅認為,航天已經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商業航天領域。
【錄音:市場在逐步打開,中國商業航天2016年開始獲得了一個快速發展,然后我們國家也開始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參加航天科研生產、參加一些商業活動,所以我們在這里面選擇一個賽道就是做材料。】
2018年,愛思達航天在東麗區華明高新區成立,從誕生之初就將前沿新材料作為企業的主攻方向。目前,公司已經申請專利200多項,授權專利達到150項,是國內唯一一家能提供運載火箭全復合材料整流罩并成功入軌的民營企業。
整流罩位于火箭頂部,用于保護衛星及其他有效載荷順利進入太空,被喻為“金鐘罩”。在發射中,火箭要在兩到三分鐘的時間里把衛星飛船運送到距地面100公里的位置,平均時速達到每小時兩三千公里,整流罩必須要有足夠好的強度和防熱功能,同時火箭需要和地面通信,意味著還要有透波功能,所以整流罩也是火箭最難制造的部分之一。每一枚火箭的國旗標志都位于整流罩,也被稱為火箭“皇冠級”產品。
在愛思達航天企業展廳里,助力商業航天發射入軌記錄格外醒目,從2019年開始,公司每年都至少有一款整流罩產品成功發射入軌。特別是2022年,我國推力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力箭一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火箭上使用的整流罩正是愛思達航天的產品。張毅說。
【錄音:力箭一號是我們國家到現在為止最大的固體火箭,對產品重量要求到極致了,在傳統產品技術上還要進一步減重,減重25%以上,這個指標意味著我們對材料和結構都要進行創新,采用更高性能的材料。】
在此之前,整流罩產品的主流材質以鋁合金材料為主,從零研發一款高性能的新材料難度可想而知。挑戰也是機遇。2020年底,公司成立攻關組正式開始新材料的研發。愛思達航天總工藝師丁常方用“痛并快樂著”形容那段時間的工作。
【錄音:客戶整個發射周期是有要求,給我們材料研制大概1個月時間。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幾乎沒有可以借鑒一些經驗,難就難在我們利用很多常規材料,合成為一種新興材料,還要考慮到力學、強度、耐熱等等。我們通過兩周時間基本上是24小時兩班倒,每個人工作都在每天12小時之上。那段時間從身體上是痛苦,但是從靈魂上面確實有點喜悅,因為我們每天都會有一些進一步,更往成功方向邁進了一步。】
經過幾個月日以繼夜連續奮戰,碳纖維復合材料整流罩終于研發成功,比傳統金屬整流罩減重達到30%。愛思達航天研發中心主任麻永帥說。
【錄音:整流罩上你只要能減一公斤,它意味著火箭可以多托舉一公斤的衛星上天,像我們1米2的整流罩就100公斤多一些,像現在微小衛星,一個微小衛星可能幾十公斤,整流罩上我能減幾十公斤下來意味著我多發一顆衛星,所以它的意義很重大。】
2022年7月27日,“力箭一號”成功首飛并順利將六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標志著由愛思達航天自主研制的碳纖維復合新材料取得了再一次的完全成功,這一事件被評選為“202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今年3月25日,在愛思達航天成立五周年之際,公司全新的總部及生產基地建成投用。從2018年公司成立時的十多人核心團隊,到現在擁有400多名員工,從最初入駐華明高新區的一個廠房,到現在建成4.3萬平方米總部基地,愛思達航天實現了“精彩蝶變”、演繹了“發展傳奇”。
張毅說公司將以此為契機,開啟下一個五年發展戰略,繼續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助力天津航空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
【錄音:我們民營企業也要在實現國家重大工程研制創新,在建設航天強國之中,積極發揮我們自己作用。未來我們圍繞怎么樣來建立一個發展生態想打造一個技術平臺,助力新的科技成果能快速應用到航空航天上,加速技術成果轉化。】
(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廣播新聞部記者吳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