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常 宇 通訊員 楊舒迪)5月26日,記者從重慶市璧山區市場監管局獲悉,今年以來,該局探索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管理服務機制,強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構建多元化知識產權質押模式,取得顯著成效。今年一季度,璧山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總額達1.8億元,同比增長273%,排名全市第二。 璧山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區財政局、區經濟信息委、人行江津中心支行等10部門共同印發《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精準管理服務機制建設工作方案》。全區2021年、2022年融資貼息等資助累計達140萬元。該局建立線上溝通平臺,動態更新企業需求、金融機構(金融產品)、服務機構3張清單,精準推送銀行金融產品和服務機構供企業選擇,強化與市級知識產權質押登記機關對接協調,積極推動搭建“一站式”質押登記辦理服務平臺,有效實現信息共享、精準服務。 在創新質押模式方面,璧山區市場監管局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融產品,將植物新品種、版權納入知識產權質押和風險補償范疇,支持商標權、版權或植物新品種單獨質押融資。該局大力推動知識產權混合質押融資,探索將市長質量獎、區長質量獎納入質押融資范疇。一季度,璧山區2家企業混合質押“專利權+商標權”“專利權+軟件著作權”融資800萬元,實現混合質押和軟件著作權質押融資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