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作者 葛昕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副主任
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5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2.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7.53萬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1個百分點。5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少增5418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56萬億元,比上月多331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31萬億元。
5月份,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下行,國內外工業品市場需求總體偏弱,加之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等因素的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6%,同比降幅比上月擴大1.0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9%,環比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5.3%,同比降幅比上月擴大1.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1%,環比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對于國內制造企業來說,雖然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下降保障了企業的基本生產,但企業信心仍然偏弱,需求不足的問題對企業依然形成制約。
從5月份金融數據來看,信貸和社融延續了2個月的“低迷”態勢,5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額同比明顯少增,但環比略增;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同比下降,環比有所增加;狹義貨幣(M1)同比增速再次下滑,而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延續3個月的下滑態勢。5月份信貸和社融持續性走弱,但結構分化較為明顯。從貸款端來看,企業中長期貸款表現良好,居民的中長期貸款呈現增加態勢,表明居民的信心逐步好轉,消費和投資熱情處于恢復之中。
目前,歐美銀行金融風險仍存外溢可能,全球經濟依然面臨衰退壓力,加拿大以經濟過熱為由,出人意料地重啟了利率緊縮政策,意外宣布加息25個基點,也再次加重了歐美重啟利率緊縮政策的預期,而美國通脹延續下降態勢也給了美聯儲加息按下“暫停鍵”的理由。而近期四大國際組織一致上調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這就表明中國經濟保持住了向好回升的態勢。而央行的超預期“降息”釋放了市場對于再次逆周期調節政策出臺的強烈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