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楊勝 通訊員張靖
“要讓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宣恩縣司法局駐椿木營鄉深灣村第一書記楊勝軍報到第一天便暗下決心。
近年來,深灣村充分發揮村黨組織“聚合、輻射、引領、支撐”作用,打好“組合拳”,不斷培育鄉村內生動力,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鄉村外在美與內在美統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經濟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源動力。如何發展經濟造福群眾?楊勝軍帶領深灣村“兩委”,堅持“黨建促經濟、經濟強黨建”發展思路,充分發揮駐村幫扶單位優勢,出點子、想法子、找路子,多方籌措資金,建設藥材種植基地,增加村集體收入,“駐村”更“助村”。
2022年5月,深灣村抓住項目發展契機,通過多次走訪、主動對接,爭取到縣鄉村振興局100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并通過院壩會等大小會議,廣泛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錨定了藥材種植發展道路。
在建設過程中,許多黨員群眾無償讓出自家土地,支持村里的項目建設。如今,村內20個大棚中的藥材長勢喜人。楊勝軍說,今年年底,深灣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突破10萬元。
有了產業,破舊狹窄的道路卻影響了銷路。夏天塵土飛揚,雨雪天泥濘不堪。“我是老板也不愿意來!”村民這樣說。
2022年8月,深灣村開展“道路清理,靚化村莊”特色實踐活動,對破損路段進行填補和整修。在楊勝軍和村“兩委”班子的積極爭取下,該項目得到鄉黨委、政府的支持,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讓楊勝軍等人沒想到的是,得知整修道路的消息后,該村六組村民汪頂協、單丙清等人自發籌資3萬元,請工人、租挖機,完成這段砂石路的硬化。
產業發展了,道路整修了。村民開始追求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深灣村持續開展住房提升工程和共同締造活動,以“群眾出資+獎補”的形式,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建設幸福家園。
“一開始聽說要自己出錢,大家都不愿意。”楊勝軍說,為了轉變群眾思想,他們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通過推代表、樹典型,帶群眾前往鶴峰下坪鄉參觀學習,才慢慢有村民動了起來。
“早出晚歸務工,連修漏雨的房頂都沒時間,哪還想著種什么花花草草。”深灣村六組村民許子強說,自從看到鄰居們都開始整起了自家房前屋后,他也坐不住了,在享受住房提升政策下,不僅將漏雨的房子修繕,還在院子里種起了花草。
如今的深灣村,污水處理、高標準農田整治、產業路建設,一個個項目落地。深灣村正以項目建設凝聚干群之力,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