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女孩都曾有過因護膚品使用不當導致皮膚變“敏感”的經歷,然后想盡各種辦法“自救”。殊不知,不管是購買主打修復的護膚品,還是自行使用藥膏治療,都有可能治標不治本,反而加重癥狀,拖延修復時間。如何在變美的路上避開那些“坑”?來聽聽皮膚科專家怎么說。
皮膚過敏買藥膏“自救”,沒想到更“敏感”了
28歲的劉女士,面部出現紅斑、瘙癢等癥狀,持續1-2周。經朋友推薦,自己又在網上做了“攻略”后,自行去藥店購買藥膏外涂。
【資料圖】
剛開始3-5天有所緩解,之后總是反反復復不好,癥狀還逐漸嚴重,這才來到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門診就診。
皮膚科副主任中醫師朱鳳查看患者病情,發現劉女士是典型的“過敏性皮炎”癥狀,面部廣泛潮紅,局部腫脹,皮膚表面脫屑、緊繃、瘙癢、灼熱感明顯,并伴有毛細血管擴張。針對其癥狀,予以外用抗炎藥膏配合清熱解毒、止癢的中藥外敷早晚使用,叮囑其停止化妝,基礎保濕,治療期間注意飲食,避免面部皮膚過度暴露。“類似的病例在皮膚科臨床當中經常碰到,這種情況除了個體體質敏感相關外,大多與化妝品和護膚品選擇不當有關。”朱鳳主任說道。
一旦出現皮膚過敏,該如何“急救”?
朱鳳主任表示,現在市面上各類護膚品層出不窮,皮膚科醫生提醒大家應盡量選擇一些正規平臺或品牌,以及院線系列的護膚品。
皮膚本身比較敏感的人,日常做好最簡單的保濕、防曬即可。健康人群不要過度追求美白、祛斑等功效,使用護膚品過程中,如果前期效果顯著,后期開始出現問題,可根據情況考慮更換。
出現皮膚過敏癥狀,應第一時間前往皮膚病專科門診就診。沒有條件的情況下,要先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停止化妝,避免暴露在高溫、高熱環境,導致癥狀加重。然后進行保濕鎮靜,濕敷生理鹽水或者硼酸溶液于面部,沒有條件的,也可以用綠茶泡水冷卻后濕敷(第一遍茶水倒掉,去除茶葉上的霉菌塵垢),綠茶中的茶多酚擁有收斂和抗菌作用,可以幫助肌膚鎮靜消炎、舒緩血管收縮。之后涂抹基礎水乳保濕。
治療要有連續性,遵從皮膚的自我修復規律
很多皮膚問題容易從急性發展為慢性,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很多人覺得一旦瘙癢、緊繃等癥狀消失了,就是好了,然后就停止治療。但這時的皮膚其實還沒有恢復正常狀態,仍然是敏感的,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可能又會加重。遵照皮膚修復時間,癥狀較輕的患者起碼也要堅持治療28天,如果癥狀較重可能需要4-6個月。如果4-6個月后還是沒有改善,就需要更改治療方案,可以結合其他的修復產品或者光電治療。
皮膚治療期間注意事項
1.飲食忌口:忌辛辣刺激類食物;一些水果如芒果、獼猴桃等,因其有特殊香味,可能也會刺激皮膚。
2.不過度暴露:盡量避免呆在日光下、吹風口、空調口;避免暴露在高溫、高熱環境;洗澡淋浴時不要讓水直接拍打在臉上,這樣會迅速帶走臉上油脂,導致皮膚干燥緊繃。
通訊員 殷舒月 羅鑫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