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無鈷電池疑云密布
2月18日開始,一則關于特斯拉將使用寧德時代“無鈷電池”的新聞迅速傳開。至此業內疑云重重,一波三折,股價亦是冰火兩重天。
有評論認為:“該新聞中所指的無鈷電池非常有可能是磷酸鐵鋰電池。特斯拉此舉意欲以電池為主全面降成本,做出20萬左右的車。同時借助寧德時代的CTP技術保持能量密度仍然可以達到補貼水平。用LFP即使350-400公里的續航,也是夠用的。如果該LFP能用特斯拉的V3快充,將會對電動汽車行業產生極大的影響。有可能會逼著比亞迪、吉利、廣汽甚至于外資品牌均用LFP來降成本。即便如此,在智能化和品牌溢價方面各車企仍然相對特斯拉處于弱勢地位。”
也有評論認為:“馬斯克不會技術倒退用磷酸鐵鋰,充滿理想主義的夢想家不可能接受低端技術,但具體4月電池峰會發什么材料,得仔細研究下特斯拉近兩年收購的maxwell和sillion,看看這兩家公司技術路線。未來的鋰電格局很清晰,特斯拉一定會自己研發電池,然后找諸如寧德時代之類的公司代工(像現在芯片設計和代工分離一樣)。跟寧德談無鈷也許是其他項目,也許是特斯拉用自己新技術代工。”
2月19日,電池原材料咨詢公司——基準礦物情報機構經理西蒙·穆爾斯(Simon Moores)在推特上透露,出于成本原因,特斯拉(TSLA)會從寧德時代購買方形LFP電池(磷酸鐵鋰),用于標準版Model 3。關于這個消息,業內一部分人認為,特斯拉用寧德時代的LFP已經是“石錘”,但也有人認為,該消息畢竟不是特斯拉的官宣,具體如何仍然懸而未決……
特斯拉助力,松下和LG躋身前10
剛剛過去的1月份,日本松下和韓國LG化學紛紛擠進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其中,松下電池排名第4,LG化學排名第7。值得注意的是,兩者進入TOP10,都是得益于特斯拉的助力。
2020年1月松下給特斯拉的Model3裝機1433輛,LG裝機956輛,松下仍然是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核心動力電池供應商,LG化學次之。
松下在中國沒有專門針對特斯拉的電芯廠,而且在特斯拉先后宣布將LG和CATL納入為動力電池供應商之際,松下也在采取新行動。1月份有外媒消息稱,豐田汽車將與松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專門生產電動車所使用的動力電池。
相對而言,LG化學與特斯拉的合作更加積極,南京圓柱產線已經開始量產。隨著特斯拉上海工廠批量化生產,預計接下來的幾個月LG化學向特斯拉供應的電池將逐漸增多。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前十名榜單上外資電池企業有可能長期占據一席之地。
2020年,無法回避的NCA圓柱
2020年,特斯拉與CATL合作的無鈷電池暫時按下不表,無論如何,NCA圓柱會伴隨著特斯拉中國工廠的放量而大行其道。
過去,NCA電池以及正極材料的技術主要由日本和韓國企業把持,中國的NCA進步比較慢。但是國內的NCA并不是一片空白,在電動工具領域,國內NCA廠家的技術取得很大的突破。舉例來說,國際高端電動工具用電池的高倍率循環要求已經從最初的15-20A持續放電提升到了30A持續放電并保證很好的循環,同時該系列電芯需要兼具3-5C快充、高低溫循環穩定性、低自放電等苛刻的要求。這一技術要求一直以來被日韓幾大電芯廠家壟斷。國內廠家經過長期的研發,目前已經取得了突破。舉例來說,國內首家NCA電池企業天鵬電源早在2017年就已經實現了NCA圓柱電池的量產。目前天鵬電源已經與德國博世、麥太保、美國百得、TTI、伊萊克斯等企業建立有長久的合作關系,正式進入了全球前五電動工具大企業的批量供應階段。
特斯拉的到來亦有可能會加速國內NCA電池和材料進步速度,擴寬國內NCA圓柱電池從電動工具轉向電動汽車領域的應用范圍。
材料方面:國外市場NCA材料主要被住友金屬、日本化學產業株式會社和戶田化學三家所壟斷,中國市場目前貝特瑞的NCA正極材料產能最大且已經供貨松下,其它如杉杉能源、容百鋰電、巴莫、長遠鋰科等都有NCA正極材料的產能布局。隨著特斯拉的對鋰電池材料國產化有更大的需求,國內NCA正極材料的成本必將進一步下降。
市場方面:國內諸多NCA電池廠家的產品已經在包括高端電動工具、園林工具、兩輪車、微型電動車等應用領域得到批量應用,并得到了來自客戶端的良好反饋。國內主機廠對NCA的應用也做出了很多嘗試和突破,小鵬、東風、力帆、上汽等均有部分EV乘用車車款裝配NCA電池。
如下圖所示,根據墨柯觀鋰公眾號數據,2019年全年裝機總量62.8Gwh,其中NCA電池占比僅為1.09%。圓柱電池裝機占比6.56%。2020年,在特斯拉的帶動下,這兩個數值也許均會有大幅度改變。
原創 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