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聯社3月24日刊文,稱贊易馬達e換電(以下簡稱"e換電")在疫情期表現出強大生命力,業務量逆勢上揚。據悉,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美團為代表的中國短途配送行業崛起,同期為配送員提供換電續航服務的易馬達e換電近期頻繁被國內報道,同時也引發韓國媒體關注。
"易馬達e換電商業模式更加成熟,擁有高度自動化、智能化、高抗壓、無人值守、無接觸換電特點",摘自韓聯社報道。
疫情期間,中國的物需供應途徑發生極大變化,城市跑腿、生鮮餐飲配送、定制化跑腿等需求量激增,同城配送成為城市樞紐。韓國也逐漸呈現出此趨勢,受疫情影響,韓國的餐飲行業強化外賣服務的企業和個體越來越多。目前韓國短途配送從業人數已達到200萬人之,同城配送在韓國的增長趨勢同樣可能因為疫情得到刺激,未來發展可期。
在外賣行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韓國媒體對e換電的關注,也為韓國是否會引入e換電的服務提供了一種猜測。畢竟,易馬達公司與韓國一直關系緊密,在資本、資源上面都有著溝通合作。
易馬達e換電投資人中包括了韓國現代、韓國三星、韓國未來資本等韓國財團,并且在2019年CES ASIA上,易馬達創始人黃嘉曦與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副社長兼開放創新戰略事業部長尹京林先生,共同宣布易馬達與韓國現代達成戰略合作。合作方向包括擴大現有換電網絡的建設,探索為現代汽車移動計劃提供能源網絡助力,共同開發海外電動車能源網絡布局。
當前席卷全球,世界經濟格局可能會迎來一輪新的洗牌,商業模式的創新和對突發社會危機事件的應對能力越發重要。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重創民生經濟的情況下,韓國政府計劃推進擴張性財政政策為經濟注入活力,同時通過調整支出結構確保財政穩健性,預計明年預算規模可能超過55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1萬億元),那么韓國在疫情后經濟復蘇發動多項國策的同時,是否也會跟國內著手建立"新基建"的建設,或者考慮引入e換電換電網絡,服務韓國正在增長的同城配送業務,也是有可能的。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海外形象的提升,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模式"走出國門,以e換電為代表的,自身在疫情期間所表現出來的強大生命力與競爭力項目,能否作為智慧城市新能源新基建的代表品牌走向世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