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正在對超時加班問題加大整治力度。3月份以來,已經至少有北京、山東、安徽、河南、廣西、青海、湖南、湖北、江西等9個省份人社部門宣布,集中排查整治超時加班問題。
●集中整治超時加班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發布通知,3月15日至5月15日,在全市組織
開展工時和休息休假權益維護集中排查整治,聚焦重點行業企業,集中排查整治超時加班問題,依法保障職工工時和休息休假權益。
山東、安徽、河南、廣西、青海、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也紛紛出手,開展超時
加班集中排查整治,也持續到5月15日。
●重點查互聯網企業
作為超時加班問題重災區的互聯網企業等成為重點檢查對象。
北京等多地指出,本次集中排查整治的檢查對象主要是超時加班問題易發多發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園區,重點突出互聯網(平臺)企業及關聯企業、研發崗位占比較高的技術密集型企業、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
●違法行為追責曝光
用人單位如果有相關違法行為,將被追責乃至曝光。
其中,北京等地提出,將依法予以行政處理處罰并督促限期整改。山東等地明確,
對不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的強制加班、制度化加班等突出問題將重點予以打擊;對重大典型違法案件,依法予以公布或向社會公開。
●“996”嚴重違法
近年來,加班現象在某些行業甚至普遍制度化和嚴重超時化,“996”“007”流行,讓職工不堪重負,由高強度加班引發的悲劇并不鮮見。
事實上,“996”工作制屬于違法。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2021年,最高法、人社部聯合發布超時加班典型案例,明確“工作時間為早9時至晚9時,每周工作6天”的內容,嚴重違反法律關于延長工作時間上限的規定,應認定為無效。
●釋放什么信號
糾偏當前畸形加班文化,保障勞動者體面勞動,幸福生活。
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推行‘996’違反勞動法律法規,損害了企業應有的人文關懷,背離了勞動者和社會的心理預期,絕不能成為一種社會潮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馮文猛:“在鼓勵生三孩的背景下,國家也在努力創造更好的育兒環境,讓大家能夠實現工作生活的平衡,能夠放心地謀劃生育和進行養育,從而實現人口的長期可持續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