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表示,隨著促進生豬生產恢復政策密集出臺、落地,11月份以來,豬肉供需矛盾有所緩解,12月27日全國豬肉批發市場均價42.89元/公斤,比11月1日價格高峰52.40元/公斤下降18.15%。雞肉、牛羊肉、雞蛋(3558,-85.00,-2.33%)等價格穩中走弱,水果、蔬菜市場供給保持總體充裕。
據了解,今年9月份以來,中央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加快恢復生豬生產的政策措施,效果已經逐步顯現,加上市場行情的帶動,養豬場戶補欄信心進一步增強,全國生豬生產開始探底回升。據監測,11月全國生豬存欄環比增長2%,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4%。從2018年4月份以來,這是首次出現“雙增”的好勢頭?,F在看來,在“菜籃子”里面,豬肉是份量最重的一個部分,所以對此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著力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進一步鞏固當前生豬生產恢復的好勢頭,確保明年元旦春節和全國“兩會”期間豬肉市場供應基本穩定。
一是牽頭抓總推動生豬生產加快恢復。我們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參照我部的做法,抓緊成立恢復生豬生產協調辦公室,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形成促生產、保供給的合力。督促地方分解落實生豬生產恢復三年目標任務,對前期生豬產能降幅大、至今存欄仍未止降回升的省份,我們將加強指導,以盡快的扭轉下降趨勢。
二是力促各項扶持政策落實落地。加強調度和督導,確保先期出臺的17項扶持政策落地見效。會同相關部門抓緊落實養豬用地納入農用地管理,不須建設用地審批的政策,允許建設多層養殖設施和林地養豬政策,對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大型豬場項目實行環評告知承諾制、小規模豬場實行備案制,推動擴大抵押貸款試點范圍。
三是強化技術指導與服務。大力發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動在建項目盡快形成產能。把恢復生產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幫助企業與貧困地區對接。大家可能注意到,上周我們剛剛與國務院扶貧辦聯合推動大型龍頭企業與貧困地區,搞了一個養豬方面的產業扶貧對接活動。通過“公司+農戶”等“以大帶小”的方式,帶動中小養殖場戶補欄增養。
四是堅決清理不合理的禁養限養。聯合有關部門對凡是超越法律法規范圍劃定的禁養區,特別是打著環保等名義搞“無豬縣”“無豬鄉”的,堅決徹底整改。
五是堅持不懈抓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進一步壓實政府、部門和生豬產業各環節從業者責任,切實落實監測排查、應急處置、運輸監管等現行有效防控措施。堅持日報告制度,對瞞報、遲報疫情的,嚴肅追責問責。特別是在冬春季節和生豬存欄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這時候疫情風險往往會進一步加大,所以要堅決堵住疫情傳播的漏洞,確保非洲豬瘟疫情不反彈。
六是加強屠宰企業監管。部署開展打擊生豬私屠濫宰違法行為的專項行動,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屠宰病死豬、注水注藥、私屠濫宰等違法違規行為,保障豬肉產品的質量安全。
從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白條豬情況來看,在進入12月份之前的一段時間內,日均上市量年同比下降的幅度一般維持在30%—40%之間,最近,這種日均上市量同比下降的幅度已經連續2周明顯收窄,收窄到10%—20%之間,其中的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周環比明顯下降;一方面是近周日均上市量周環比明顯增加,使得年同比下降的幅度大幅縮小。這種日均上市量同比收窄的局面表明,在進入12月份以后,養豬場壓欄的意愿已經明顯減弱,出欄量增幅明顯。另外,由于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保供穩價的措施,養豬場、屠宰廠對后期肉價上漲高度的預期已經明顯降溫,待價而沽及抬價的心態明顯減弱,使得白條豬的日均上市量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