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最后第二個交易日,A股華麗麗上演一波V形大逆轉!
到底發生了什么?
12月30日,兩市三大指數小幅低開,大盤指數反復震蕩并一度失守3000點。午后,指數迅速翻紅,并開始強勢上攻之路。截至當日收盤,滬指漲幅1.16%,深證成指漲1.29%,創業板指漲1.28%。
當日,被視為“牛市旗手”的券商股擔當領漲主力,板塊掀起放量大漲的兇猛攻勢,近3萬億證券板塊漲幅超5%以上,單日市值暴漲超1500億元。龍頭股中信證券強勢封上漲停,成交額超100億。截至收盤中信證券報收25.66元,超8萬手買單封在漲停板上。
當天,A股市場全線走強,券商、基建、白酒等成為驅動行情大漲的三面紅旗。
三大指數上演大逆轉
熱點題材輪動崛起
春節紅包行情提前來了!
今日早盤,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低走,大盤指數反復震蕩并一度失守3000點,更有多只高位股殺跌明顯。
正當場內多空博弈情緒激烈之際,大盤卻意外出現了翻紅,午后指數漲幅持續擴大,三大指數先后收復失地、并走出了向上強攻的趨勢。
來看一下今天A股的V形反轉的驚人走勢。
上證綜指早盤低開,指數最低觸及2983.84,跌幅超1.2%。午后收盤,指數強勢翻紅,滬指報收3040.02,漲幅1.16%;創半年內新高。
深成指早盤低開,指數最低觸及10133.88,跌幅超1%。午后收盤,深成指上攻明顯,報收10365.96, 大漲1.29%。
創業板指日內振幅最為明顯。早盤低開后,指數最低觸及1749.16,跌幅超1.15%。午后收盤,創業板指數大漲1.2%,報收1790.24。
而從盤面看,市場熱點頻出,多個行業題材板塊全線走強,其中券商、造紙、基建、白酒板塊漲幅居前,而券商、基建、白酒成交量更是超百億。
相應的,上一輪上漲的明星個股卻出現了明顯的殺跌,熱門題材股熄火明顯,板塊輪動的效應開始出現。這也意味著資金正在從高位股開始分散到其他行業板塊。
“牛市旗手”券商股兇猛上攻
板塊單日暴漲1500億
在今日領漲行業中,券商股成為當之無愧的領漲旗手。
12月30日,早盤開盤,券商板塊出現了明顯的上升趨勢,資金流入趨勢明顯,多只券商股漲勢兇猛。
截至收盤,券商指數整體漲幅超5.72%,指數報收9283.54。短短一日,高達2.78萬億板塊市值暴增1500多億,巨量資金搶籌券商股標的。
龍頭股中信證券出現強勢漲停態勢,成交額超100億。截至收盤,中信證券漲停,報收25.66元,總市值接近2900億元。從資金流向看,當日中信證券主力凈流入超41億元,其中超大單凈流入超39億元,巨量資金搶籌券商股龍頭跡象明顯。
而從板塊看,截至收盤,36家上市券商全線飄紅,其中方正證券、中信證券漲停,中信建投、東興證券、海通證券漲幅超6%以上。多只個股振幅超10%以上,場內資金交投活躍。
而從跟蹤券商板塊的分級基金券商B和券商ETF表現看,今日整體漲勢十分明顯。截至收盤,券商B漲幅大漲超7.94%,券商ETF漲幅超6.05%。
更有知名微博財經大V股社區感嘆,“券商股拉起的巨陽線,果然讓踏空者焦慮暴漲,讓做空者深感絕望。”
多項重磅改革襲來
證券行業受益明顯
那么,A股到底為什么會突然反轉上漲?牛市旗手券商股為何會上演如此洶涌澎湃的大漲行情?
最大的利好可能還是來自于新三板市場重磅改革的落地。12月27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修訂后出臺,全面下調新三板投資者門檻,并針對不同市場層次設置了差異化的準入條件。精選層、創新層、基礎層的資產門檻分別降至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同時,股轉系統發布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交易規則》正式稿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分層管理辦法》正式稿。
廣證恒生預計,100萬投資者門檻下精選層流動性預計達創新層的20倍,比肩納斯達克。改革后,精選層、創新層和基礎層的投資者準入資產標準分別為100萬元、150萬元和200萬元。參考上交所持倉市值數據,投資者門檻從500萬下降至200萬、100萬所引入的投資者將分別提高3.7倍、6.0倍,有望帶來增量資金。
12月30日開盤,新三板市場表現亮眼,截至收盤,新三板做市指數大漲2.24%,多只個股全線大漲。
同時,三板研發、服務、創新成指、三板制造等其他主題行業出現了明顯的上漲行情,新三板市場的黃金時代即將來臨。
券商人士認為,新三板深改配套政策中最核心的投資者門檻確認降低,意味著曾經沉寂許久的三板市場將迎來大量的資金活水。而作為主經紀商、投行服務的中介機構,證券公司將在投行、自營、新三板等多線業務明顯迎來盈利收入大增的機會。
除了新三板政策之外,今年以來,證券行業迎來多項利好政策,這也被視為券商股發展大時代即將到來。
12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修訂草案,經修訂的證券法將自2020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此次修法是證券法頒布實施以來的第二次“大修”,其中明確將在我國資本市場全面推行注冊制,并圍繞注冊制作出了一系列完備的規定。
天風證券分析認為,新修訂證券法明確全面推行注冊制,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大幅提高違法成本。此外,新三板深改配套政策細則落地,股權融資有望迎來大時代。天風證券判斷2020年證券行業將迎來政策利好與業績雙改善,龍頭券商將直接受益。
11月29日,證監會在《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3353號提案答復的函》中表示,將繼續鼓勵和引導證券公司充實資本、豐富服務功能、優化激勵約束機制、加大技術和創新投入、完善國際化布局、加強合規風險管控,積極推動打造航母級頭部證券公司,促進證券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證監會還表示,針對“以社保基金、匯金、中投相結合的方式大幅加大對國有大型頭部券商資本投入”的建議,證監會將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積極支持各類國有資本通過認購優先股、普通股、可轉債、次級債等方式注資證券公司,推動證券行業做大做強。
除此之外,券商政策還有一系列密集政策出臺,其中包括再融資新規、期權擴容、H股全流通指引等。招商證券研報指出,圍繞著提升直接融資比例、服務經濟結構轉型主線,在完善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及豐富資本市場投融資工具等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
北上資金還在“買買買”
外資瘋狂掃貨券商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捧券商股的場內資金之中,有較大一部分則是通過陸股通方式進場A股布局的北上資金。而外資持續開啟瘋狂“買買買”節奏,更是成為此輪A股上漲的動力。
截至12月30日,北上資金已經連續多日持續凈買入,今日最新凈流入資金超44億。今年以來,北上資金買入規模已經超出3500億大關。
從北上資金活躍買入的個股看,其資金布局方向也從原本的銀行、消費等藍籌股轉為科技、券商等方向個股。從最新公布的北上資金十大活躍個股股列表看,近期北上資金對龍頭股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的成交金額均超4億,換手率也接近2%。
A股三大指數意外反轉
“節前降準預期”又來了?
有意思的是,隨著A股三大指數意外的逆轉行情出現,加上券商股放量大漲,不少市場人士開始紛紛猜測降準政策的到來,更有機構在研報中直接明確:“降準正在醞釀之中”。
據新華社成都12月23日電,12月23日,在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省長尹力陪同下在成都考察。李克強表示,國家將進一步研究采取降準和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措施,降低實際利率和綜合融資成本,推動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緩解。
近期,不少券商機構先后發布研報稱,當前市場流動性缺口問題突出,明年一月份的流動性缺口較大,需要央行降準進行對沖。目前,降準的理由主要有幾個方面:從季節性上來看,春節前現金流出規模較大;2020年地方專項債發行在即,也需要進行流動性對沖;1月份是繳稅的傳統高峰期;1月份公開市場到期量較大;通過降準推動LPR的繼續下調。
這也意味著春節前夕降準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大。
國泰君安認為,1月的流動性缺口或接近2.8萬億。在春節擾動及專項債發行下,流動性壓力最大的時間點在1月份。或需要一次降準(約釋放1萬億流動性)來對沖。從歷史上看,央行不太可能單獨因為春節擾動而降準,但2020年疊加專項債發行,資金價格有額外壓力,央行有可能降準來為專項債發行提供流動性。
廣發證券認為,1月份基礎貨幣缺口近萬億,降準對沖概率較高,但需關注形式。近期市場降準預期明顯提升。參考去年財政存款變化和取現需求,如果要維持當前的貨幣政策松緊水平,2020年1月份基礎貨幣缺口可能超過1萬億,如果考慮到今年春節前移和專項債發行需求,可能缺口更大,預計央行降準操作進行平滑概率較大且合理。一般來說,每50BP普遍降準將釋放基礎貨幣約0.8萬億,按照當前基礎貨幣派生機制,降準本身或不再代表貨幣寬松態度,降準形式更值得關注(普遍降準、結構性降準、還是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CRA))。
國金證券認為,元旦前后,央行降準的時間窗口打開,預計幅度在50bp。降準有兩個維度:第一,春節前流動性面臨多方面因素擾動,包括現金需求的增加、財政存款的增加以及TMLF到期因素的影;第二,從價格角度看,準備金率的下調可以降低商業銀行機會成本,有利于銀行信用的擴張。總體來看,在當前總需求偏弱的背景下,需要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貨幣邊際寬松的方向是確定的,在房地產約束下,寬松節奏或幅度將是漸進的,預計2020年上半年將進一步降準、降息。
兩融余額突破萬億大關
A股市場“牛氣”特點盡顯
不難看到,行情轉好的跡象越來越明顯,A股強攻3000點上方空間的驅動力越來越強,而從資金流向看,場內增量資金也在明顯增多。
據wind數據顯示,12月30日當天兩市成交額超6100億元,連續兩個交易日成交額均保持在6000億元以上,而就在12月26日,兩市成交額還只是5000億左右。增量資金持續入場的跡象十分明顯。
更明顯的是,被視為撬動市場增量的杠桿資金指標也出現了明顯上升的信號,這也意味著資金做多A股的情緒濃烈。
滬深兩市融資余額自去年3月26日跌破萬億之后,時隔21個月后再次重回萬億大關。交易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融資余額達到10012.8億元,年內融資凈買入2523億元。
融資的持續加倉,意味著高風險偏好的杠桿資金正在進場。據數據寶此前統計顯示,12月份融資凈買入額492.82億元,創年內第三高,此前凈買入額較高的分別為2019年3月及2月,凈買入額分別為1167.35億元、745.52億元。而大盤在今年2月、3月分別大漲25.65%、7.34%。
在市場人士看來,融資余額的連續持續進場,對于市場而言,無疑是利好信息。
展望2020年,不少機構對A股牛市的到來充滿信心。中信證券表示,在宏觀經濟決勝、資本市場改革、企業盈利回暖的大環境下,A股有望迎來2-3年的“小康牛”。其特征有三:一是市場上行更多由穩健回暖的基本面驅動而非估值驅動;二是資本市場改革夯實制度基礎,投資者結構不斷優化;三是宏觀杠桿、金融風險和產能問題基本好轉。
中信建投認為,2020年金融去杠桿工作逐步走進尾聲,銀行、證券和保險行業的資本金都得到補充。金融行業杠桿率水平和風險都進入一個可控的狀態。2020年利率下降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將繼續發力。相對而言,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將是核心的步驟。隨著金融對外開放的擴大,培育中國的證券業航母等工作也逐步展開,證券行業是金融行業中機會最突出的行業。看好資本金雄厚、投資銀行業務優異的頭部證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