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樓市紅火的時候,手上有一些錢的人都很想投身房地產,因為看到很多人投資后都賺得盆滿缽滿,大家都不會去存錢,而是想要通過投資房產來賺更多的錢。
“房住不炒”后,房價開始一路下滑,很多人就又開始猶豫了。2020年是“買房”還是“存款”?聽業內專家一番話,相信很多人心里有數了!
熱點城市的樓市調控有所收緊,房地產融資也受到強監管。對于購房者而言,也會發現申請房貸比之以往要難上許多。現在不管是貸款的額度下降還是資格的收緊,又或是首套房的利率提高,都說明市場資金緊缺。當前房貸市場調控政策仍然較為嚴格,利率、首付、貸款審核均保持較嚴態勢。
種種跡象表明,去桿杠引發的信用偏緊環境拐點跡象顯現,后期社會融資規模將趨于穩定。但房企仍然未擺脫資金趨嚴、融資渠道受限及還債高峰期的困境。
近期,市場各種房市“小陽春”論調再度興起。不少買家擔心現在不買以后買不起。對于買房者,有專家建議,如果是出于改善型居住的剛需角度,可從生活實際所需出發介入房市,選擇合適的房子。
但對于投資型乃至投機型需求而言,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前些年的持續大漲后,價格仍處高位,潛在升值的空間已非常有限。
房子好的地段好的戶型還有升值的空間,但是它在變現之前,都只是紙面上的財富。業內人說,要是家庭突然缺錢了,沒有存款,手上的房子卻賣不出去,那要么就只能跳樓大甩賣,使得資產縮水。
所以,在當前樓市低迷的情況下,留房可能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要是突然繼續用錢,房子賣不出去,還要還房貸,那可能都無法保住。房價出現大漲的可能性極小,卻面臨著要下降的趨勢,業內人說,在這樣一個時間區間,持幣觀望遠比持有不動的房產更好一些。
如果確實有剛需的買家,建議可以入市。可以選擇一些市中心物業更為保值。而對于投資客來說,則需要謹慎,因為目前市場靠房子來大幅度升值的年代已經過去。
另外,個人投資公寓的人逐漸增多,公寓的升值空間不大,所以如果是用來出租的,要看購買時的價格,如果購入的價格低于周邊住宅的一半,這樣的回報率還可以,否需要謹慎持有。
剛需不必太擔心后續房價上漲過快而導致負擔不起,且市場上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的數量太多了,對于一般城市家庭來說,根據現有市場價格,酌情選擇家庭可承擔的宜居城市再行買房會較為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