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我國的農業品牌建設駛入“快車道”,為助推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發揮出重要作用。新的一年,農業品牌建設該如何深化和推進,又該如何實現健康有序發展?值此辭舊迎新之際,品牌農業與市場特邀農業品牌專家展開探討,展望 2020 年的發展方向,樹立行業信心。
展望 2020
北京王道戰略營銷咨詢機構總經理 王宏君
這幾年農業品牌建設的熱度越來越高,但有些并不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切實帶動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談起哪個農業品牌做得好,似乎誰的標志設計得好看,誰的發布會聲勢大,誰的品牌就很成功,反而對于做農業品牌的目的“促進銷售、帶動產業發展”談得很少。
要實現農業品牌的建設目的,就要進行系統規劃,我稱之為“戰略戰術一體化”。希望在 2020 年,有更多的農業品牌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并把它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鮮明的戰略定位:無論是企業品牌還是區域公用品牌,獲得競爭優勢是定位的核心,持續性是定位的關鍵。
犀利的產品設計: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我認為好產品有三個衡量標準——可視、可感、可證明。很多時候,企業需要的不是單純的標志設計,是整體的產品設計。
你規劃的主銷產品是什么?有對主銷產品的資金、人力傾斜嗎?這個產品做成什么形態?多大規格?采用什么材質的包裝?包裝信息突出什么?這里面涉及到消費者的喜好、價格的接受度、針對的渠道、陳列的效果、競爭的優勢等一系列因素。
清晰的渠道規劃:無論是企業品牌還是區域公用品牌,選擇渠道就是選擇戰場,面對不同的消費者和競爭對手。主銷渠道不同,相應的開拓方式、營銷團隊結構、宣傳方式、營銷工具都會不同。要找到主銷渠道,然后盡可能調動資源,把人力和資金壓上去,將主渠道做大做活。
連貫的推廣節奏:推廣動作要連貫,形成持續傳播力和穿透力。消費者很容易遺忘,對抗遺忘的方法就是“重復”,所以推廣不要一曝十寒,要排兵布陣,梯次推進,步步登高。
有效的制度保障:農業品牌需要制度保駕護航。中國農業種植、養殖小散戶居多,品種升級、品質保證、品牌打造,要政府引導,更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
來源:品牌農業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