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歙縣法院發揮審判職能,助力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
1 一是成立園區法官工作室。先后成立“園區法官工作室”、“城南園區法官工作室”等2個專門服務園區的工作室。并探索“1+X+2””服務模式(1名退休法官+X個園區企業+司法所、派出所),為園區及企業和廣大職工提供法律服務。通過企業參與、園區對接、法院作為,有力地營造了優良的營商法治環境。2019年以來共化解、參與化解糾紛70多件,開展普法宣傳20多次。
2 二是注重服務涉僑企業。2019年6月成立涉僑糾紛聯合化解協調小組,組建微信工作群,推送糾紛化解“智能機器人”APP。聯合縣僑聯等單位,對園區所有涉僑企業基本而情況進行摸底造冊,共登記在冊企業21家,并利用大數據,對近5年來涉僑企糾紛主要類型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對多發性、常見性的勞動用工合同、買賣合同糾紛等專門制作案例宣傳頁500份。確定10名律師組成涉僑企業維權律師服務團隊,返聘2名退休法官定期進駐僑企。
3 三是注重依法保護民營企業。認真落實《黃山市法院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發展實施意見》,2019年對8家對民營企業慎用查封、凍結等強制措施,有效保障合同權益。率先實現長三角跨域立案并成功調解,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繁簡分流”、完善小額速裁、簡案速裁機制建設,高效辦理涉園區企業案件70多件。扎實做好涉園區案件執行工作,2019年為20多家園區企業執行到位資金3000余萬元。
4 四是做好 “僵尸企業”處置。在民事審判庭配備3名法官成立破產案件專業合議庭,分管副院長任審判長,全程參與該類案件審理。2019年以來協助推進昆泰房產、比特富公司破產案件,促成高立亞公司等3家企業退出市場,盤活3.6萬平方米土地。制定并落實《辦理破產案件提升審判質效》和《提升執行合同質效》兩個工作方案,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
文/歙研
編輯/歙研
圖/來源于歙縣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