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利文斯頓
作者是私募基金經理,雪球ID:我是表好胚!喜歡的話轉發是最大支持!
節前最后一次微信我們說到,整個市場的熱點散亂,隨便什么題材都能一下子就暴漲,給人過分亢奮的感覺,而且沒有焦點,這種時候就容易發生調整,結果之后遭遇黑天鵝。節前最后一天下午下跌主要是因為中午那個香港專家的言論,導致大家擔憂疫情失控,雖然下午不少人辟謠說這個專家歷來不可信,但是實際上該次肺炎潛伏期能傳染,而且傳染力強這兩點確實是事實。
股票的定價取決于2個因素,第一個是EPS,第二個PE,其中PE又主要受2個因素影響,一個是流動性,一個是風險偏好。當下疫情首先影響的是風險偏好,然后同時影響EPS,節前明顯風險偏好沒有下降足夠,在最后半小時明顯抄底盤踴躍,所以估計節后還會有一次風險偏好的下降,而EPS則受人流限制外出以及開工晚影響。但是從流動性看,這次流動性充裕,而A股歷史上的波動是跟流動性極其正相關的,因此可以認為在流動性持續寬松下,A股內在是有上漲需求的,只是短期風險偏好快速降低,以及基本面出問題,所以下跌,因此只要疫情得到控制,股市就會重新向上。
從13年至今,A股已經發生過數次突發事件,13年6月的錢荒我們可以看到是純流動性風險,隔夜拆借最高到了20%,導致市場瞬間喪失流動性,所以直接暴跌,接著政府出手,隔夜拆借利率直接暴跌,市場立刻見底,15年6月,市場風險偏好極高,預期雙降,結果沒有雙降,接著被保險抽流動性導致大跌,接著引發連環去杠桿,政府再次出手,先宣布雙降(但是此時下跌的原因是因為保險抽流動性,雙降已經沒用),接著限制保險贖回和兩融平倉,但是依然沒用,因為公募還會被贖回,而且配資繼續平倉,直到政府入市提供對手盤才止跌,16年1月熔斷,15年底公募做凈值過了元旦之后大量拋售,疊加熔斷的虹吸效應導致快速下跌,之后取消熔斷,但是因為15年底風險偏好太高,導致大多數人高倉位,而且當時是年初,大家凈值都沒安全墊,所以引發集體減倉引發暴跌,我們可以看到13年錢荒的成因是政府可以立刻扭轉的,所以政府一出手就止跌了,而15年6月股災的成因主要是創業板流動性不足,只有在政府提供對手盤的情況下才能緩解,16年1月熔斷則是各大基金在初期突發下跌后被動減倉引發的持續下跌,政府沒法改變這個原因,所以一直只能跌到大家倉位都下來為止。而這次下跌是因為高風險偏好下大家高倉位然后疫情超預期引發大家風險偏好下降,然后集體減倉,那么就要等大家風險偏好足夠低,倉位足夠低,那才能跌幅減緩,而要反轉,則必須要疫情出現得到控制的跡象,讓大家可預期疫情在一定時間內會結束,雖然這兩天數據上新增放緩,但是估計要反轉還沒那么快,可能還要看返工以后的數據,畢竟大家覺得最近數據下降是因為7天前加大隔離力度之后的結果是否持續好轉還需要觀察。
但是我覺得也不用太悲觀,首先這次是股市內在有上漲需求,類似13年,而非類似15,16年,同時管理層也很明顯鼓勵市場上漲,最后一點就是疫情發展到現在都沒有出現超級傳播者,沒有發現過連續4代的傳播者,那很可能意味著該病毒雖然傳染力強,但是人傳人一般傳2次到第三代之后就傳染力大幅下降了,那么在現在大家的自我保護意識下,繼續擴散的概率就不大了。所以可能底部并不遠,這次下跌反而帶來了一個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