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秦小明
截止今日收盤,大類資產在期貨市場的表現
今天是中國金融市場春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市場如期通過大幅下跌來釋放春節期間壓抑已久的情緒。
股票市場、大宗商品市場全線暴跌,絕大多數品種開盤即封住跌停,全天幾乎沒有成交量。少數品種從板上爬起來踉蹌幾步后,又迅速被按在板上死死不能動彈。
人民幣匯率自中美貿易談判緩和后開始升值,但今天,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雙雙貶值再度突破7.0關口,顯示市場對人民幣資產信心羸弱。
唯一例外的,是債券。國債期貨大幅高開,并全天收在高位,表明市場的避險情緒濃厚。
股、商、債、匯的表現,與1月27日我在號上的預判近乎一致。這并不表明我預測能力厲害,這只表明,本次市場主流預期幾乎沒有任何分歧,甚至出現了明顯的交易擁擠現象。
1.27我們號上文章對節后大類資產走勢的預判
有兩個點值得說一下。
第一,昨天深夜,證監會連夜通知各大券商,暫停融券業務。也就是不準投資者從券商拆借股票到市場拋售做空獲利。
這一行為出發點和本意是完全好的,但結果卻與本意完全相反。昨天消息一出,我就在微博和昨天公眾號留言區對此點評:本來還有人“接盤”,但監管部門這么一搞,就十分有“此地無銀”的意味,告訴大家趕緊跑!效果和2015年的熔斷機制十分類似。結果與出發點南轅北轍,屬于典型的好心辦壞事,幫倒忙的性質。
作為監管部門,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不能改變,更不能因為短時間市場遭遇的挫折就動用行政力量粗暴干預,這只會讓市場越來越積重難返。
第二,中國人民銀行上午在盤中宣布降低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但市場選擇無視。
央行在盤中降息,屬于極為罕見的操作手法。媽媽呵護市場的心切,十分明顯。然而市場現在處在恐慌情緒釋放的高峰,對此并不買單。這是不是說明此次降息就沒有絲毫作用?卻也不然。等待恐慌情緒釋放完畢,市場會回過頭來,重新定價這一事實。
最后,市場跌了這么多,參與者都很恐慌,接下來怎么辦?
對于監管層來講,千萬不能再隨意出臺類似昨晚上一樣的粗暴的行政命令干預市場。如果再有類似的措施,市場見底的時日會進一步推遲。
對于市場參與者來講,今天的情緒明顯沒有釋放完全。很多人想跑根本跑不出來,因此明天甚至后天,可能還有相當一部分情緒繼續釋放。交易擁擠的時間仍未結束,投資者不可輕言抄底。
對于長期投資者來講,短期的市場大幅下挫,無疑提供了加倉機會。但什么時候加,加多少,則取決于投資者對后市的判斷和風險管理的需求。
最后,如果今天損失慘重的投資者,不妨用如下邏輯安慰一下自己:
如果病毒控制住了,不要擔心,你虧的錢還會再漲回來。如果病毒控制不住,命都沒了,要錢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