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受疫情影響,滬深兩市首個交易日出現調整,上證指數跌7.72%,報2746.61點;深證成指跌8.45%,報9779.67點;創業板指跌6.85%,報1795.77點。
在多家基金公司看來,受疫情影響,股市在短期內或出現階段性調整,但并不影響長期向好趨勢。短期擾動過后,A股有望重拾上行趨勢。若市場短期出現非理性回調,反而是不錯的布局時機。
南方基金:一季度受沖擊 未改變長期趨勢
對股市來說,節后的一次性調整不可避免,從幅度來看,參照其他市場在中國春節期間的表現:恒生指數下跌5.7%,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下跌6.5%,A50期貨下跌約7%(wind,20200124-20200130,指數的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我們認為節后的A股面臨著一定幅度的調整。在這之后,如果疫情數據能夠企穩,相信市場站穩的可能性會比較大,畢竟當前A股的整體估值仍處在歷史底部區域,在全球市場中也是比較便宜的。當年的非典也并沒有改變市場中長期的運行趨勢。因此從中長期角度來看,這次調整更可能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建倉時點。我們會視節后市場的調整幅度以及疫情的最新進展靈活應對,如果市場反應過大,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會是良好的低位加倉的機會。如受疫情負面影響較小的板塊,醫藥、科技、必選消費等或有一定機會,其次可關注寬松的低利率環境下受益的低估值高股息板塊。此外,在疫情中受損的板塊中的一些具備長期競爭力的上市公司,股價下跌后也將是很好的布局機會。
華夏基金:疫情階段性沖擊市場 不改變中長期趨勢
不少投資者關心疫情對A股市場的影響。我們認為,從A股自身估值、市場流動性、疫情對實體經濟影響、歷史經驗、監管政策呵護等各個維度看,疫情將對A股的短期市場構成沖擊,但下行空間有限,大概率不會改變市場的運行方向。因此,投資者不必過分恐慌,如果市場短期出現恐慌性下跌,反而是不錯的布局時機。
疫情的出現,將對A股的短期市場構成沖擊,并不改變我們對今年A股市場整體偏樂觀的判斷。回顧歷史,A股全面熊市的出現往往由一些重要根本性因素出現,例如通脹引起的宏觀緊縮、全球經濟危機,全面貿易摩擦等,而疫情的爆發對市場更多的是階段性沖擊,并不改變中期或者長期的運行趨勢。考慮到A股市場目前估值處于歷史偏低區間,企業盈利增速逐步觸底反彈,流動性環境邊際改善,在增量資金流入下,等待疫情形勢明朗后,A股指數整體向上空間將再次打開。
華安基金:中長期趨勢不改 回調或顯加倉良機!
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股票的配置價值相比債券仍具有相對優勢。短期中,節后市場表現或強于預期。考慮到來自于“非典”行情的學習效應,市場對于疫情的影響更多理解為暫時的、非經常的、一次性的。當“疫情可控”跡象出現時,市場有望引來反彈。中期來看,疫情沖擊不改變“新時代”下“高質量發展”的總基調。經濟結構轉型、資本市場改革的紅利仍將在A股市場逐步釋放
短期港股走勢受情緒影響較大,新增疑似和確診病例數是重要觀察指標。中長期港股表現取決于經濟周期與市場估值,與疫情關聯度小。剔除金融地產等大市值藍籌板塊,目前港股估值顯著低于A股,不排除后期跑贏A股的可能性。
我們會積極利用這次A股和港股市場大幅調整的機會,利用市場對疫情發展和對業績影響的恐慌,逆向積極配置一些估值偏低、基本面良好、中長期發展可期的優秀公司,維持高倉位,倉位主要集中在風電設備零部件、工業寡頭、消費、生物營養品、創新藥、科技等板塊,整體來說和四季報布局差異不大。
富國基金:疫情出現拐點之際 A股將開啟春季行情
首先,疫情對中國經濟將產生短期沖擊,但下行幅度較為有限(“非典”疫情對03年Q2GDP的影響大約0.9個百分點),持續時間約一個季度。但當疫情被控制后,國內經濟也將有望企穩反彈(甚至是報復性反彈)。另外,預計疫情對國內地產市場的影響甚微,03年“非典”疫情期間國內地產市場整體都延續平穩態勢。
第二,我們預計監管層將采用更加靈活和積極的政策來應對疫情的影響。尤其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相對較大,因此預計在貨幣、信貸和區域等方面都存在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第三,疫情對A股市場在短期會有向下沖擊,但主要是短期影響,對中長期我們仍持樂觀態度。但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當后續疫情出現實質性緩解(拐點出現)之際,則是A股開啟反彈之時,疫情對A股春季行情僅僅是短期擾動。而從中長期來看,流動性、經濟運行節奏和改革進程是決定市場的根本因素,對這些因素我們都抱有樂觀的態度和堅定的信心。
興全基金:市場短期受沖擊 長期趨勢未改或成配置良機
上市公司一季報等顯示的短期盈利數據的波動會影響投資者的短期情緒和風險偏好,從而帶來股價的短期波動,但我們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觀點未變,仍將堅持投資布局于基本面優秀的上市公司。
從理論上看,無論是DCF還是DDM的估值模型,影響權益資產價格的核心要素是企業長期盈利前景和貼現率。長期的盈利前景取決于長期的經濟趨勢,而隨著資管新規打破剛兌,貼現率亦將下行,此兩者均會有利于提升權益資產價值,整個市場的長期趨勢不會因為疫情的沖擊而發生大的改變。
不同的投資者因不同的投資風格、不同的投資時間維度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和行為。短期的趨勢投資者會考慮做出短期回避風險的動作,但對于理性的長期投資者而言,短期事件沖擊或是一個不錯的資產配置時點。SARS期間,巴菲特逆勢大手筆買入中國石油H股堪稱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其持有四年后在2007年市場一片樂觀之際拋出,獲取盈利近10倍。
景順長城:疫情對市場中長期影響有限 后續政策空間較大
影響的持續時間與范圍視乎疫情的后續發展,其中消費(特別是可選消費)所受到的負面影響最為直接,務工人員節后返工情況將影響到企業的生產與投資活動,而中小企業也將面臨較大的影響。目前我國經濟處于轉型期,內外部環境均比SARS時弱,未來仍將面臨一定挑戰,預計寬貨幣寬信用、財政提質增效等逆周期調節政策將延續,后續政策空間較大。考慮到目前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疫情將對節后市場帶來一定沖擊,但我們認為本輪疫情不會對中長期趨勢和增長有過大影響,且目前市場估值較低,具有一定安全邊際,建議投資者無需過度悲觀,疫情結束后市場有望回歸中長期運行趨勢。如果短期調整過大,可關注被錯殺的優質個股帶來的投資機會。由于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情況仍在動態變化,持續時間、影響的廣度及深度目前仍然較難預測,建議投資者后續需對疫情發展保持動態的密切關注
鵬華基金:疫情后市場調整或現機會 關注醫療TMT
目前看整個影響暫時可能只作用于一季度,后續疫情什么時候會結束,很難做準確的預期,需要客觀的去看去分析,有一定的規律,逐步達到高峰期然后消散。
整個市場中包括白酒、餐飲、機械、周期、金融,甚至包括TMT,可能都會在節后開盤有一定的回調。所有的股價反應的都是公司在未來這么多年份的現金流折價,只要度過了高發期(一季度)的影響,企業本身的質地可能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對整個公司的價值并沒有那么大的影響,影響的只是一個季度的業績
預計節后市場大概率會出現比較快、比較烈的調整,站在公募基金和新發基金的角度,我們的重中之重的核心還是希望能夠給持有人獲得一定的絕對收益回報,那么調整完后的市場,都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建倉時間窗口,我們重點關注的行業還是那些,比如醫藥、TMT和部分消費等,往后看大概率都會有不錯的收益回報。
中銀基金:疫情不會改變中長期走勢 短期內債優于股
盡管新春首個交易日A股遭遇疫情重創,但市場普遍認為,本輪調整或將形成“黃金坑”, 有望帶來較好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短期受疫情沖擊較大的可選消費及周期板塊面臨更大的調整壓力,而與經濟預期關聯度弱且受益于流動性寬松預期的醫藥及科技板塊將相對抗跌,鼠年首個交易日的A股表現也初步證實了這一點。而一旦疫情出現明確的緩和勢頭,則需要重點關注前期承壓較大的可選消費及周期板塊的反彈機會。此外,傳媒、新能源汽車等板塊目前估值相對合理,未來景氣有望繼續修復,投資者也可適當關注。
債券投資方面,短期可在提高久期的同時注重個券流動性,維持適當杠桿水平,對信用債保持謹慎。同時,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疫情人數的變化,關注市場情緒反復帶來的利率波動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利率快速下行之后可能存在反彈風險。中長期配置策略上,整體久期和杠桿策略可相對積極,信用策略以中高等級為主,建議關注3-5年期高等級信用債的投資機會。
國泰基金:A股市場或仍將回歸基本面為主導的行情
A股經過今天的大幅調整,后續下跌空間有限,預計在全年穩增長的基調下,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仍有保證。從行業來看,一方面下跌后或將為科技股帶來較好的布局機會。另一方面,一季度業績占比較小、受到疫情沖擊的消費股,以及新開工推遲、庫存低位、價格低位的周期品或迎來較好的布局機會。總體來看,我們認為疫情不會改變整體宏觀經濟的發展方向,對市場、經濟的沖擊也是暫時的,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或仍將回歸基本面為主導的行情。
博時基金:外資對A股價值認可 中長期仍具投資機會
總體看,跌幅超過預期,計入節前一周的已有下跌,A股近兩周的累積跌幅已超過10%,與港股主要股指的同期跌幅基本相當,說明對疫情現有發展情況的反應較為充分。短期來看,盡管有政策支持,A股行情或仍將由疫情形勢所主導,市場普遍關注和等待疫情拐點。從風險角度看,考慮已有的調整幅度,如疫情沒有超出預期的利空發展,A股市場的下跌空間已較為有限,短期將逐漸走出恐慌情緒。在A股大跌的情況下,今天外資由凈流出轉為凈流入180億元,表明外資對A股的投資價值較為認可,側面印證當前A股調整幅度已足夠。
綜合來看,疫情仍只是我們社會和經濟活動的階段性擾動,而且將主要體現在一季度,中期來看A股投資機會有較強吸引力,投資者或可考慮逐步加大A股配置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