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噴布為何“一布難求”?口罩產業鏈產融觀察

      2020-03-03 09:55:33

      CTA基金網 今天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口罩“一罩難求”,并且帶動了整個產業鏈井噴,銀行信貸、資本市場資金迅速往這個領域匯聚。

      “以前口罩生產企業屬于傳統制造業,一直負債很難賺到錢,結果突然而來的疫情,讓口罩搖身一變成了戰略物資,現在他們業務量暴增,需要加班加點,需要提前還款,說是賬上有1000多萬。”一家農商行的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由于全球對口罩需求量暴增,口罩機的出廠價格也是三級跳,從原來25萬/臺,飆漲至目前的120萬元/臺,二級市場上口罩機生產企業金太陽(300606)3月2日漲停,今年累計漲幅達到60%,另一家口罩機生產商贏合科技(300457)今年以來則上漲83%。

      口罩機需求井噴

      疫情全球化擴散之后,全球掀起口罩搶購潮,在日本一盒普通的醫用口罩(40只裝)甚至可以賣到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937元),平均每只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23.5元)。韓國KF94口罩的網上售價超過4000韓元(約合人民幣23.3元),較疫情前增長6-8倍。

      2月25日,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亞歷克斯·阿扎表示,美國在口罩和呼吸機供應上,有著巨大的缺口。其中,口罩的缺口高達2.7億只。美國休斯敦N95口罩的價格已經從每只4美元飆升至20美元。

      全民口罩廠帶動了“全民口罩機”興起,多家央企及上市公司紛紛跨界生產口罩機等硬件設備,口罩機需求也出現井噴,售價在近段時間快速上漲。稀缺程度遠超去年的豬肉。

      “從2月3日正式上班以來,現在已經接到了口罩生產線、額溫槍的電話過百個。之前還是舊機器改造,現在則是直接要新增生產線。我們也準備在廣東吳川投產一個廠,面積大概是3500平方米,建成之后的產能在30萬只/天到50萬只/天。此外,防護服的生產也在籌備中。”廣州磁力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孫先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此前贏合科技也表示,自疫情發生以來,截至2月20日,已經接到1700臺口罩機訂單。

      上周二,金太陽也在全景網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市場對高速自動口罩機需求較大,公司控股子公司金太陽精密正在全力擴大生產,目前已有國外客戶有意向訂購高速自動口罩機,金太陽精密將優先供應國內客戶,在滿足國內訂單后,才會考慮出口以滿足國外需求。

      3月2日, 記者聯系到金太陽的董事楊偉,他告訴記者公司也是今年2月才開始轉型生產口罩機。“以前主要從事智能磨拋設備、手機中框等通訊類精密件的加工,所以擁有比較多的精密加工設備,同時又有比較全面的智能設備設計及裝配調試的經驗。今年疫情發生后,我們原本想捐一部分口罩給湖北,但是在購買過程中發現‘一罩難求’,想要買口罩機自己生產,發現排期更是遙遙無期,于是想著自己有現成的精密加工設備不如自己生產加工。于是從2月開始我們正式‘下海’生產口罩機。我們25天內完成了口罩機從設計到零配件加工到裝配再到調試成功交付使用。”

      雖然是剛剛試水,但是口罩機需求量不斷暴增, 公司的訂單已經安排至4月初。楊偉告訴記者,未來疫情得以控制,生產口罩機的精密加工設備還可以切換回去繼續生產原來的產品。

      “生產口罩生產機需要三個階段,一是零配件生產;二是裝配;三是機器調試。目前前兩項,我們的問題不大,但是調試由于需要有經驗的工程師,所以制約口罩機的產能提升,如果調試能跟上,我們的產能可以一天擴大到十臺。”楊偉表示,疫情發生前,一臺口罩機的售價約在17萬元到18萬元,現在則是漲到40萬到60萬元。

      銀行信貸“特事特辦”調整

      目前口罩機市場規模需求達萬臺,短期供需完全錯配。2019年,中國總共生產了50億只口罩,每個工作日生產2000萬只,其中醫用口罩占比54%。也就是說,醫用口罩的產能是每天1000萬只。

      太平洋證券的分析師劉國清表示,從目前的需求來看,假設每個家庭,每天要出去一個人,消耗掉一個口罩的話,那么中國每天要消耗掉3.5億個口罩。如果復工逐步開始,預計在疫情緊張時間,每天需要10億只口罩。對比于每天1000萬的產能,完全錯配,按照口罩機1天15萬只的效率,預計全國差不多需要有7000-8000臺標準口罩機保持每天一班正常生產,再加上備用機與庫存機,口罩機的市場容量在10000臺左右。

      隨著口罩的價格上漲,口罩機的回報率也不斷提高,原來1毛錢1個的一次性口罩,價格已經到了3元一個;原來價格為3元的N95口罩,目前已經漲到20元一個。多家廠商的產能可知,大約每臺口罩機每分鐘生產130個,1天17萬個,單個價格是3元,1天就40萬-50萬,3天就150萬元,口罩機價格如果是10天交貨就是100萬以上,25天交貨就是40萬-50萬元,投資回收期僅為3天。

      口罩機需求暴增,銀行對于抗疫企業也是特事特辦。

      南粵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年初疫情發生以來,該行一方面對醫藥、醫療器械、物資以及銷售流通企業等提供優惠信貸政策,開通綠色通道。對多家相關企業追加了基準利率貸款,而且主動下調了流動資金按貸款利率。

      今年春節期間,疫情出現擴散,建行廣州從化支行得知廣州俊麒無紡布企業有限公司有用款需求后,2月3日,支行當天立即協助該企業支用了貸款63萬元,短短一個月內累計為該企業發放了10筆貸款共計540萬元。

      “不止一筆這么快,在建行申請的貸款筆筆都是即日審批通過,當日資金到賬!”該企業負責人介紹,公司主要為口罩、生產防護服的工廠提供原材料,建行如此高效、溫暖的服務為其疫情防控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援助。

      中信銀行廣州分行負責人則告訴記者,現在對于“抗疫”企業是“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加急審批。今年2月28日,中信銀行廣州分行獨立主承銷的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疫情防控債)成功發行,發行金額5.6億元,期限30天,票面利率2.40%,創2014年以來廣東省地區AA+企業超短期融資券最低發行利率。(21世紀經濟報道 葉 靜)

      3000多家企業加入口罩生產“兵團”

      熔噴布供應短缺價格上漲超5倍

      隨著中石化、比亞迪、富士康等超3000家企業加入口罩生產大軍,口罩生產也進入加速階段。

      3月2日,發改委宣布,著力推動口罩企業復工達產,引導支持企業擴能、增產、轉產,我國口罩日產能產量連續快速增長,雙雙突破1億只。

      但受制于熔噴布供應的影響,各地口罩制造商進入原料緊缺期。熔噴布的價格不斷上漲,按照區間價格估算,價格已上漲了5倍以上。

      疫情以來,中石化等企業更是快馬加鞭,建設了10條熔噴布生產線。

      “近年來,國內熔噴布市場發展相對平穩,市場容量有限。”隆眾資訊分析師竇炳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疫情爆發后,除了現有口罩企業積極加大開工負荷、投入新的生產線擴大生產能力外,市場涌現大批新增口罩產能,這一局面勢必加劇國內原料供應緊張局面,尤其是熔噴布。

      中石化加速生產熔噴布

      3月2日,《證券日報》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石化儀征化纖4000噸丙綸熔噴非織造布項目可行性報告正式完成,項目預計將于4月中旬陸續建成,屆時熔噴布日產量可達12噸,可用來加工12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該項目共建設8條熔噴布生產線,產能合計每年4000噸,投產后每天可生產8噸N95熔噴布,或醫用平面口罩原料12噸,這些原料可生產240萬片N95口罩,或醫用平面口罩1200萬片。

      同時,3月1日上午11時,一輛裝載著10噸口罩熔噴布專用料的貨車從中石化上海石化金昌公司發往河南熔噴布生產廠家。這是該公司繼發往深圳、蘇州后出廠的第三批口罩熔噴布專用料,預計可用來生產普通一次性醫用口罩1000萬片。

      實際上,自疫情發生以來,中石化一直在持續增加口罩原材料的產能。

      針對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口罩核心原料緊缺的局面,2月24日,中石化利用自有原料生產優勢,立即組織貨源,建設10條熔噴布生產線。

      據了解,中石化此次將投資約2億元,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蘇儀征化纖兩家企業抓緊建設熔噴無紡布(即熔噴布)、紡粘布生產線。北京燕山石化將建設2條熔噴布生產線和3條紡粘布生產線,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120萬片N95口罩,或者6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作為國內年產近百萬噸的最大醫衛用材料供應商,疫情發生以來,中石化優先保證防疫急需物資的生產和供應,立足業務優勢履行社會責任。公司統籌安排各相關煉化企業采取緊急調整排產計劃,提高裝置負荷,開足馬力生產醫衛用聚烯烴,加大醫衛材料原料供應,并充分發揮化工銷售網絡渠道優勢,及時對接下游客戶需求,幫助復工復產,大力緩解因需求暴漲造成的醫衛材料緊缺局面。

      熔噴布供應仍舊短缺

      據了解,熔噴布為口罩最核心的材料,被稱為口罩的“心臟”。醫用口罩及N95口罩是由紡粘層和熔噴層構成的,其中,紡粘層、熔噴層均由聚丙烯PP材料構成。

      除了中石化,目前生產熔噴布的企業還有山東俊富、天津泰達等等。其中,山東俊富和天津泰達的熔噴布日產量超過10噸。總體上看,行業布局較為分散,能夠生產熔噴布的大型企業并不多。

      比亞迪近日就公開表示:“我有口罩機,沒有熔噴布。”實際上,跟比亞迪一樣缺熔噴布的企業不是少數。

      “口罩生產難在關鍵原材料之一的熔噴布產量受限。”竇炳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熔噴布是生產過濾功能口罩的必要原料,普通的醫用外科口罩,一個要使用1層熔噴布,N95口罩要用掉至少3層熔噴布。整體來看,上游原材料的供應不足,加之下游設備供應激增,是目前市場熔噴布短缺的主要原因。醫用熔噴布的現有產量,遠遠滿足不了口罩生產設備的產能。

      盡管中石化等企業都在緊急增加熔噴布生產線,但相比大量新增的口罩企業,熔噴布供應短缺的局面短期很難緩解。

      對此,竇炳坤表示,首先從成本方面來看,相較口罩的生產線,參與制造熔噴布的成本投入太大。生產熔噴布的設備,國產價格大約在500萬元左右,進口設備則在1000萬元以上。其次從設備的購買到實際投產,熔噴布的生產周期長達1個月-3個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業者的參與積極性。

      由于熔噴布供應不足,價格也持續上漲。“隨著疫情發展,熔噴布價格接連上漲,由原來的每噸2萬元-3萬元,逐漸上漲至10萬元、20萬元。”竇炳坤還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熔噴布市場參考價格每噸在20萬元-30萬元不等,高質量的熔噴布價格則觸及每噸50萬元。(證券日報 李春蓮)

      口罩原材料價格瘋漲

      熔噴布為何“一布難求”

      近日,多個口罩制造企業反映,口罩原材料進貨價格“瘋漲”,其中熔噴布的漲幅甚至達到十幾到二十倍。熔噴布為何價格飛漲,供應環節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熔噴布價格飛漲,原材料聚丙烯供應足

      東莞一家口罩生產企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往一噸熔噴布,進貨價在2萬元左右。而現在,一噸的價格已漲到30萬元到40萬元。“疫情出現前,國內生產熔噴的企業并不多,這是突然爆發出來的一個產業,目前不僅價格貴,而且原材料難買,另外,質量也無法保證,不少都是假的。”

      “我們現在是征用企業,暫時熔噴布庫存還足夠生產,一方面是政府在幫我們協調,另外一方面我們采購也做了很多的努力。我們具體的采購價,數據掌握在公司高層手里,我這邊并不掌握。但現在市面上熔噴布市場有些亂,市場上真的有那么多貨可以買嗎?對此我是很懷疑的。我在一些熔噴布的群中看到,很多賣家都說有多少現貨,但前提是帶錢提貨,當你再追問有無檢測報告時,答案是零,你說氣不氣人?”深圳一家口罩企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熔噴層主要以聚丙烯為原材料制成的熔噴布為主,對防止細菌滲透起到至關重要作用。一噸聚丙烯可生產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90萬到100萬只,生產N95醫用防護口罩則大約20萬到25萬只。熔噴布的原料熔噴料則是聚丙烯經過改性之后的產品,其熔融指數不同而定價不同。隆眾資訊數據顯示,熔噴料(MFI1500g/10min)主流報價在15000元/噸左右,較上周小幅回調300元-500元/噸,較春節之前上漲3500-4000元/噸,漲幅34.78%。疫情之后的剛需量增加,熔噴料較春節之前漲幅較大,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改性生產企業積極的生產,市場供應缺口有所減少,主流價格較上周出現小幅回落。

      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統計,中國非織造布行業的生產工藝以紡粘為主。2018年,紡粘非織造布的產量為297.12萬噸,在非織造布總產量中占比達50%,主要應用于衛生材料等領域;熔噴工藝占比僅為0.9%。2018年,國內熔噴非織造布的產量為5.35萬噸/年。這些熔噴布不僅用于口罩,還用于環境保護材料、服裝材料、電池隔膜材料、擦拭材料等。

      而與下游口罩企業的原材料短缺相比,上游熔噴布的原材料聚丙烯,其實供應非常充足。根據金聯創數據統計,2019年,國內聚丙烯產能2549萬噸,產量為2096.3萬噸。其中,高熔指纖維產量為88萬噸,占總量的4.2%,遠遠大于口罩產能所需量。卓創資訊也表示,1噸高熔指聚丙烯纖維料可生產近25萬個聚丙烯醫用防護口罩,所以正常年份,醫用防護口罩對聚丙烯纖維料的年使用量僅有2萬噸左右左右,僅占高熔纖維料供應規模的3%不到。

      因此,聚丙烯市場呈現出和熔噴料相反的價格走勢,因為疫情的緣故,聚丙烯下游制品企業復工較往年晚,而且目前尚未完全復工,需求成為市場的最大制約。供需矛盾下,2月份PP市場呈現下跌走勢,截至目前聚丙烯拉絲主流報盤在6850元-7000元/噸,較春節之后下跌400元/噸左右,跌幅6.20%。

      熔噴料企業產能受限,短時間難大量提升

      一家生產聚丙烯熔噴無紡布專用料的材料公司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公司的排單已經排到了三月中旬,在此之前沒有接單能力。“我們的聚丙烯原料供應商是中石化,中石化的供應是很充足的,但現在主要是我們的產能跟不上,我們的產能每天只有100噸左右。”該公司表示,目前公司熔噴布專用料的供應價格為一萬多元一噸,三月中旬接新單時的價格則還沒有確定。

      該公司的產能受限問題并不是個例,有熔噴布設備廠商表示,設備交貨周期通常在8個月左右,加上約2個月的安裝調試時間,短時間內難以滿足激增的需求。“況且熔噴料生產出來非常粘,設備需要機械改造及調試,臨時改造也需要一定時間。”隆眾資訊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

      上述分析師進而對第一財經表示:“造成熔噴料價格瘋漲的原因主要是供應量的短缺,國內能夠量產熔噴料的改性企業有10家左右,其固定總產能8.2萬噸左右,其中有道恩、金發科技產能隨時可以調整,越來越多的改性企業也加入到生產熔噴料的行列中來,例如中廣核俊爾、普利特等。目前改性生產企業積極的生產,但訂單已經排單到3月份中下旬,交貨周期較長。當然也受到疫情期間的物流影響,但進入到3月份物流已經恢復到8成左右,相對暢通。”

      作為產業鏈中間環節的熔噴布廠家產能不足,擴充生產線需要時間和資金投入,這對于原本冷門的熔噴布生產行業來說,并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大規模提升的。而同樣以聚丙烯為原材料,但產能較為充足的無紡布,并未出現類似熔噴布的價格飛漲,一家生產聚丙烯的能源公司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其聚丙烯無紡布纖維料的價格約為7100-7200元每噸。

      在上游,中石化是熔噴布聚丙烯專用料的重要供應商。為了盡快滿足熔噴布生產廠家的原料需求,中石化于2月24日宣布加建10條熔噴布生產線。2月23日,上海石化研發轉產的熔噴布專用料試產成功,25日以來保持每天6噸的產能。29日晚,隨著12號生產線投入使用,開足馬力每天可生產8噸口罩熔噴布專用料。

      此外,中國石化還將投資約2億元,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蘇儀征化纖兩家企業抓緊建設熔噴無紡布(即熔噴布)、紡粘布生產線。北京燕山石化將建設2條熔噴布生產線和3條紡粘布生產線,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120萬片(4噸×30萬片/噸)N95口罩,或者600萬片(6噸×100萬片/噸)醫用平面口罩。除熔噴布外,每天還可生產紡粘布42噸,紡粘布用于口罩內外層,具有抗紫外線、穩定性和透氣性好、耐腐蝕等特點。該項目力爭在3月8日實現熔噴布部分投產。

      儀征化纖將建設8條熔噴布生產線,每天可以生產8噸N95熔噴布,或生產醫用平面口罩原料12噸,這些原料可以生產240萬片N95口罩,或生產醫用平面口罩1200萬片。該項目將于4月中旬陸續建成投產。隨著更多企業改性轉產,當熔噴布產能跟上口罩生產需求之后,口罩原材料的價格或有望回落。(第一財經 胡婳溦 林志吟)

      全球“口罩荒”求解

      美確保3M增產

      中國日產量破億成王炸

      隨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風險升級,口罩等防疫物資也出現告急。

      洛杉磯一家防災用品公司Preppi聯合創始人表示,自美國CDC(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月25日宣布“新冠病毒在美國的蔓延似乎不可避免”以來,他們的在線業務猛增了1000%以上。而在日本和韓國,也同樣面臨著一罩難求的情況。

      面對新一輪的口罩荒,各國政府也開始行動起來。

      2月21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宣布,從3月起,日本口罩月產量將從2億只調高到6億只。他還表示,日本已經逐漸恢復從中國等國家和地區進口口罩,到4月將達到每周幾千萬只口罩的進口量。

      美國副總統彭斯在2月29日下午舉行的緊急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政府正在與3M公司溝通簽訂合同,確保后者每月增產3500萬只口罩。同時,美國也在與其他口罩生產商協商,讓他們協助增加口罩產量。

      2月29日,美國紐約一家藥店門上貼出“口罩售罄”的告示。新華社

      而作為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國,中國的年產量占全球約50%。目前,中國在全方位調集力量加快口罩等防疫物資生產。國家發展改革委3月2日宣布,我國口罩日產能與日產量連續快速增長,已雙雙突破1億只。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只,日產量達到1.16億只,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

      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學研究所副所長吳雪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也要注意在全球防疫物資供應鏈上扮演的角色,“下一個階段,在保證本國防疫的基本需求下,還要考慮中國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以及中國對周邊國家或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責任和義務。”

      全球一罩難求

      當地時間3月1日,世衛組織最新一期新冠肺炎情況每日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1日上午10時,中國境外共58個國家確診新冠肺炎7169例,死亡共計104例。與前一日報告相比,中國境外新增新冠肺炎1160例,新增5個國家(阿塞拜疆、厄瓜多爾、愛爾蘭、摩納哥、卡塔爾)出現新冠肺炎病例。

      由于海外疫情滯后于中國,目前全球各地口罩也面臨脫銷狀況。

      早在1月末2月初,歐洲部分城市就已出現口罩斷貨情況。在瑞士盧塞恩和奧地利維也納,記者走訪了近十家藥店,不管是醫用外科口罩還是N95口罩都統統售罄;偶爾有一家店鋪上貨,盡管價格不菲仍有人大排長龍。

      而1個月后,全球又面臨新一輪“口罩荒”。

      英國倫敦市民王先生2日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已經買不到口罩了,連洗手液都缺貨。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亞歷克斯·阿扎爾(Alex Azar)日前在參議院的一個小組會議上說,美國庫存的N95口罩數量為1200萬只,但醫護人員可能需要3億只——也就是還有2億多只的大缺口。

      針對目前美國口罩短缺及搶購潮,不乏官員和醫生呼吁普通民眾停止搶購。盡管如此,這種情況仍沒有改觀。

      美國電商網站上的口罩價格紛紛上漲,還很難買到。

      以美國藥妝店SOS Survival Products為例,他們通常可以提供八種類型的過濾口罩。不過現在貨架上已經空空如也,因為從1月份起各類型口罩就被搶購一空,而且該公司將不會在短期內獲得新的口罩供應。“我們找不到更多的供貨。而且供應商也告訴我們,他們要等到9月份才有貨。” 該公司創始人杰夫·艾德斯坦(Jeff Edelstein)的妻子史黛西(Stacy Edelstein)說。

      洛杉磯霍桑市(Hawthorne)專營救災產品的商店More Prepared也面臨相似的問題,店主阿拉諾(Mina Arnao)表示,由于供應不足,她無法像往常一樣快速完成網上訂單:通常只需一兩天的訂單已被延遲到一個星期。最受歡迎的物品包括口罩、食品和洗手液。另一個問題是,與她合作的制造商也沒有足夠的供應,有些正在提高價格。

      據媒體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動用《國防生產法案》賦予的特別權力,迅速擴大防護口罩和防護服的國內生產規模,以應對疫情。

      更早感到疫情壓力的日韓政府,同樣也采取加大產能和限制出口等措施。

      日本原來就是口罩消耗大國。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27日援引日本經濟產業省提供的數據,2000年前后,日本“花粉癥”患者突然增多,對口罩需求量急速增長。到2018年,日本年消耗口罩量達55.38億只。而日本市面上的口罩有70%是中國生產的,有20%在日本生產,還有10%來自泰國、緬甸等。

      2月25日,在日本東京,人們戴口罩出行。新華社

      面對“口罩荒”,日本經產省和厚生勞動省對120家口罩企業提出增產要求,對需要為此投資設備的企業給予補助。據《朝日新聞》報道,日本市場近期每個星期需要1億只口罩。如果120家口罩企業能夠按照要求增產,“口罩荒”問題將能得到解決。

      韓國于2月26日也宣布對出口口罩進行監管,要求將口罩出口量控制在生產總數的10%以內。

      中國供應是關鍵

      由于我國口罩年產量占全球約50%,也是世界多國口罩來源地。

      總部位于得克薩斯州的口罩制造商Prestige Ameritech的執行副總裁鮑恩(Mike Bowen)說,盡管美國制造的口罩往往比其他地方更貴,但他現在依然接到世界各地的求購電話。

      鮑恩同時還是安全口罩供應協會的發言人,該組織致力于在危機中確保足夠的口罩供應。他對媒體表示,多年來,他一直在提高人們對中國在供應鏈中全球主導地位的認識。

      他說,美國約有一半的口罩供應來自中國,墨西哥是另一大供應商,但由于中國仍在應對國內疫情,最近幾周看到的中國供應產品較少。

      不只美國、日本,甚至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牙醫也對媒體說,由于其最初的大量供應來自中國,他們現在正面臨著嚴重的短缺。

      記者采訪多家長三角口罩企業后發現,疫情之前的口罩銷售,以出口占主導,但目前公司生產的全部口罩都要優先供給國內疫情防控,“取消了一切出口供應”。

      2月25日,在日本東京的一輛出租車內,乘客(左)和司機都戴著口罩。新華社

      不過,吳雪明認為,此前依賴從中國進口口罩的美、日等國,在中國目前優先保證國內供給減少出口的情況下,它們自身恢復并提高產能的問題不大。

      “美國、日本其實在制造(口罩)這塊的產能潛力很大,一旦調動起來,也能快速轉到口罩生產線。但是韓國相對就沒有美、日的產能潛力。另外歐洲的意大利以及伊朗等中東地區,口罩產能問題更嚴重。”吳雪明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

      平衡全球口罩產業鏈

      雖然我國口罩日產能與產量連續快速增長,但由于復工復產消耗加大、全球疫情發酵以及原材料吃緊,作為生產和出口大國如何進一步平衡供需?

      從企業數量來看,醫用口罩相比其他類型口罩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需要獲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醫療器械注冊證才可以生產。

      華東區域某口罩廠商張晨(化名)最近一直沒有停歇,他的工廠目前已基本恢復了日產20萬個口罩的產能。

      早在2月上旬上海就表示共有口罩及輔料等生產企業17家,已經全部復工,2月4日每日產量已超過260萬只。除卻一線醫護及防疫工作人員的需要,現在每天有180萬~200萬只供應零售市場。

      不過隨著復工復產推進,口罩的消耗量比前陣子更大了。口罩原材料,也成為最近口罩商重點關注的問題。

      3月2日,重慶市渝北區一企業工作人員在醫用N95口罩生產包裝車間內作業。新華社

      以生產口罩的“卡脖子”材料熔噴布為例,是口罩中間的過濾層,需熔噴布專用料支持。協調熔噴無紡布等原材料企業加快生產,是近期防疫物資生產推進工作的重點之一。

      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統計,中國非織造布(無紡布)行業的生產工藝以紡粘為主。2018年,紡粘非織造布的產量為297.12萬噸,在非織造布總產量中占比達50%,主要應用于衛生材料等領域;熔噴工藝占比僅為0.9%,也就是5.35萬噸/年。

      張晨對記者表示,突然增加的跨界企業也對原材料分配帶來壓力。“現在問題不只是原材料漲價的問題,(原材料)總盤子就這么大,這些新增的口罩生產企業也讓原本就緊張的原料變得更吃緊。”

      針對以上問題,近日一些上游的石化企業也開始新建生產線,以緩解原材料壓力。

      2月24日,中國石化決定,建設10條熔噴布生產線。分別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蘇儀征化纖兩家企業抓緊建設熔噴無紡布(即熔噴布)、紡粘布生產線。

      根據介紹,北京燕山石化將建設2條熔噴布生產線和3條紡粘布生產線,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120萬片(4噸×30萬片/噸)N95口罩,或者600萬片(6噸×100萬片/噸)醫用平面口罩,力爭在3月8日實現熔噴布部分投產。

      儀征化纖的8條生產線將于4月中旬陸續建成投產,每天可以生產8噸N95熔噴布,或生產醫用平面口罩原料12噸,這些原料可以生產240萬片N95口罩,或生產醫用平面口罩1200萬片。

      中國石化所屬上海石化近日研發轉產的熔噴無紡布專用料試產成功,每天也可生產6噸,將助力新增一次性醫用口罩近600萬片/天。

      吳雪明認為,不只國內,還應注意海外的原材料緊張問題,因為“全球除中國外的

      50%口罩生產商原料很大一部分是從中國進口的”。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韓國疫情還沒暴發的時候,韓國的一些生產商已經在大力恢復口罩生產,但存在自身庫存原料用完的情況。彼時,中國的很多原料企業還未復工復產。所以這家企業當時非常希望能從中國進口原料來生產一部分口罩專供中國,同時也可以維持他們的日常生產。“而現在,全球已經進入新一輪供需缺口。”

      在中國疫情暴發前期,海外多個國家和地方政府曾對我國進行防護物資捐贈。在全球疫情持續發酵的情況下,中國也應考慮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對一些國家進行力所能及的援助;同時,在滿足國內需求的情況下致力于維持正常的貿易出口,包括口罩原材料、成品等。(第一財經 金葉子)

      關閉
      精彩放送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图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