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媒體最新消息,印度前總統普拉納布·穆克吉已于當地時間31日下午在德里軍方醫院去世。這據他10日因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入院僅21天。據此前的報道,穆克吉于10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確診新冠病毒,那時他對自己的病情表示樂觀。但是入院后醫生發現他還患有腦血栓,在接受了腦血栓清除手術后,19日又出現肺部感染和腎功能衰竭癥狀,開始使用呼吸機維持生命體征,30日病情惡化出現敗血性休克,次日經搶救無效去世。據悉,穆克吉是印度首位因新冠肺炎去世的高層人士。
目前的印度疫情發展非常令人擔憂,在美國和巴西的疫情都開始好轉后,印度的日新增確診病例卻開始了火箭式的增長,究其原因,竟然是印度防疫部門從8月份開始將此前每月20萬的核酸檢測量提高到了100萬,就因為這樣,印度的日新增數據連續33天高于5萬,過去的5天里更是每天都超過了7萬,在最高峰的22日,印度的日新增確診數創下了11萬的記錄,只要再過3,4天時間,印度就將超過巴西,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疫情大國。
印度疫情更可怕的地方在于,每月100萬例核酸檢測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參照其他抗疫成功國家的經驗,同樣是十幾億人口級別的國家,至今已進行了1.6億例核酸檢測,日檢測能力達到484萬份,一天就抵得上印度4個月的量,按照印度目前的速度,要一年多才能完成其他國家現在的檢測量。從印度龐大的人口來看,最壞的結果是全球疫情都結束后,印度仍然是最后的疫情源,這對全世界都是個威脅。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本國疫情出現爆發高峰的情況下,居然開始效仿美國的覆轍,開始要解禁隔離措施,開放經濟活動了。其實這是莫迪的無奈之舉,印度的經濟確實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自年初以來,印度經濟總量萎縮了23.9%,GDP負增長3.7%,失業人口超過1億,如果繼續維持封鎖,預計未來將出現7%以上的負增長。所以和美國一樣,在民眾生命安全和經濟之間,莫迪還是選擇了經濟,但這明顯是殺雞取卵之計,疫情不出現根本好轉,經濟是不可能正常運行的。
美國在復工復學后出現大面積聚集性感染事件就是前車之鑒,況且印度人口密集程度遠遠高于美國,多數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生活環境惡劣,缺乏衛生的食品和飲用水,口罩之類的更是稀缺。可以預計,印度這次開放經濟后,必然會出現比美國更加猛烈的疫情大爆發。
莫迪此人和特朗普很像,都是靠鼓動民粹上臺的政客,不排除他在經濟和疫情的壓力下,再次制造邊境摩擦,對外轉移矛盾的可能,這值得周邊國家引起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