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切蔬菜是指以新鮮蔬菜為原料,經分級、清洗、整修、去皮、切分、保鮮、包裝等一系列處理后,再經過低溫運輸進入冷柜銷售的即食或即用蔬菜制品。鮮切蔬菜既保持了蔬菜原有的新鮮度與營養度,又經過加工提高了產品的清潔度,可以滿足我國居民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需求,因此其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我國鮮切蔬菜行業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進入21世紀,我國鮮切蔬菜行業規模逐漸擴大。2016年,我國鮮切蔬菜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隨著消費水平提升、生活節奏加快,我國上班一族對鮮切蔬菜的需求快速增長。鮮切蔬菜在給城市人群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豐富了蔬菜的加工方式,提高了企業的利潤率。
另外,隨著消費能力的提升,我國居民外出就餐需求快速增長,帶動我國餐飲行業持續快速發展。我國餐飲行業中,中餐占據絕對市場份額,對蔬菜的需求量巨大。鮮切蔬菜的使用可以降低中餐行業勞動力成本,提高行業工作效率,因此大型中式餐飲店與中央廚房對鮮切蔬菜的需求持續上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2023年鮮切蔬菜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鮮切蔬菜行業產量為247萬噸,需求量為242萬噸,市場規模為169億元。隨著消費認知度逐步提升,我國城市居民以及餐飲行業對鮮切蔬菜的需求將持續保持增長,預計到2020年,我國鮮切蔬菜行業產量將達到339萬噸,需求量將達到335萬噸,市場規模將達到229億元。我國鮮切蔬菜市場發展前景良好。
現階段,我國一線城市均有規模較大的鮮切蔬菜加工企業,行業產能不斷增長。但與發展成熟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鮮切蔬菜行業仍是一個新興產業,擁有標準化、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數量較少。尤其是在加工設備方面,發達國家不同蔬菜擁有不同的清洗、消毒、切割要求,其加工設備產品線較為全面,能夠滿足大部分蔬菜加工需求。而我國鮮切蔬菜加工設備行業起步晚,產品質量與種類不完善,市場需求較為依賴進口。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由于我國鮮切蔬菜行業規模化發展不足,行業中存在較多小型企業,并且,較多超市為提高利潤率,自行對蔬菜進行清洗和包裝,標準化程度不足,導致市場中的鮮切蔬菜存在大腸桿菌等微生物污染狀況。隨著我國鮮切蔬菜市場規模逐步擴大,行業相關規范標準需盡快完善。同時,我國鮮切蔬菜加工設備行業技術也需不斷進步,為鮮切蔬菜行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