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3日,北京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17例,已治愈出院294例,治愈率已達70%。隨著患者治療的進展,將會有更多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還會逐步提高。
死亡病例平均年齡79歲
今天,新冠肺炎北京重癥救治專家組組長、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周建新介紹,截止目前,北京市共收治危重型確診病例42例,其中絕大多數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治愈出院10例,病情仍危重8例,死亡8例,其余病情總體平穩,已轉為重型或者普通型。
死亡病例中,有7例具有嚴重基礎疾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多數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為嚴重基礎疾病。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齡為79歲,危重型病例中絕大多數在70歲以上。
部分患者就診不及時導致重癥
重癥救治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院長李昂介紹,部分患者就診不及時,從發病到就診的時間有的超過5天,甚至一周以上,導致在入院時就已成了重癥病例,給后續治療帶來了較大困難。
為減少重癥患者病亡,北京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高度重視重癥病例救治,醫療保障組專門成立了重癥救治分組,由重癥醫學科專家、中醫科專家和護理專家組成。同時組織北京天壇醫院、朝陽醫院、安貞醫院、清華長庚醫院等8家重癥醫學高年資醫師和護士支援市級定點醫院的搶救工作。專家組每日分析危重型患者臨床指標,根據病情變化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定時與各定點醫院重癥醫學病房中的主治醫師進行交流,進入隔離區進行現場指導。隔離區內的醫護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及時處置,發揮了重要救治作用。目前危重型病例總體穩定,救治有效。
積極治療危重型病例也有望治愈出院
李昂說,危重型病例經積極治療,仍有望轉為普通型、輕型病例,甚至治愈出院。
首先是根據重癥病例臨床表現,實行一人一策,中西醫并重,有針對性地進行對癥治療,比如,地壇醫院22例危重癥,14例轉為普通型或輕型,其中5例治愈出院。第二是在安全防護到位的基礎上,積極給予患者有創治療,開放氣道,及時清理氣道分泌物,臨床和醫技科室密切配合,隨時提供影像和技術等支持。
早診早治中西醫結合 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
周建新和李昂均表示,只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采取中西醫結合對癥治療,一定會不斷提高治愈率,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一線醫務人員對此充滿信心。隨著新的診斷檢驗試劑、疫苗開發以及藥物篩選和研發,我們將會有更多手段來對付新冠肺炎,并取得更好療效。
專家釋疑 | 客觀看待當前的病亡率
病亡率的真實定義是同一批接受治療的人員,有了終末治療結果后如治愈、好轉、死亡等才可計算的指標,與疾病本身的兇險度和治療技術等因素有關。臨床實踐中,患者的病亡概率與其年齡、有無基礎疾病、入院時的危重程度等多種因素相關。一般來說,在一定時期內,病亡率是個穩定的常數,如狂犬病的病亡率幾乎是100%,而“非典”的病亡率在10%以下。
當前,全國仍有大量新冠肺炎病例尚在救治中,未觀察到最終治療結局。目前階段下,計算的病亡率尚難真實反映這個病的危險程度和實際救治水平。當前,除湖北外,其他省份新發病例數已大大減少,甚至出現了個位數水平。隨著治療進展,就現有病例而言,治愈率將會繼續抬升,病亡率也可能會提高。如無新發病例數明顯增多的情況,預計3-5周后,應當會得到一個較穩定的新冠肺炎治愈率和病亡率的水平。記者 李祺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