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阿拉善SEE、喜馬拉雅、支付寶公益共同推出《做自然的親友團》音頻專輯,走進國內野生動物的真實生活,了解它們的相關保護工作,呼吁大眾關注環境保護。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現任會長艾路明、第四任會長馮侖、探路者集團創始人王靜、科普作家花蝕以及喜馬拉雅主播"鐵三角"一種侃侃、一刀蘇蘇、喜道公子等共同參與錄制了這個有特殊意義的音頻專輯。
"海龜產卵時流淚,真的只是一種生理現象嗎?"、你知道"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險嗎?"、"如何靠便便來監測野生動物的活動軌跡?"《做自然的親友團》節目用一個個動物冷知識引發公眾更多關注生態保護,以有趣有料的故事傳遞人與自然的休戚與共、傳遞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公益價值理念。
艾路明在節目中表示,大自然可以沒有我們人類,而人類無論如何都離不開大自然,期望與真誠者結伴、與志同者并肩,為了子孫后代的綠地、藍天,腳踏實地的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1972年,聯合國大會確認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做自然的親友團》透露了當前我國的野生動植物保護面臨的嚴峻挑戰。
綠孔雀是中國的原生物種,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羽毛最華麗的雉類動物,曾經遍布南方主要省份。如今,中國原生綠孔雀僅分布于云南省玉溪、楚雄等地,數量不足500只。
綠海龜在中國的分布數量最多,海南西沙群島有我國最大的綠海龜產卵場,但由于海龜產卵的棲息地不斷被開發破壞,即便是成功孵化的小海龜,在自然界中也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能夠順利長大。
從第三紀冰川期延存下來的中華秋沙鴨,是鳥類活化石,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的歷史。它們見證了很多物種的覆滅,如今自身也岌岌可危、瀕臨滅絕。目前,中華秋沙鴨在中國越冬種群監測數量僅為1138只。
《做自然的親友團》不但向公眾展現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面臨的困境,也呼吁大家一起采取行動,為環保事業添磚加瓦。正如馮侖在節目中所說,大自然的藍天、綠水,它們都不想污濁;大自然的青山、黑土,它們都不想荒蕪。大自然也有它的體面,大自然的體面不應被裁剪。讓我們把大自然當成母親看,保護著它,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即日起,公眾可以打開支付寶APP并搜索"自然的親友團",為瀕危物種的保護貢獻一份力量。這一公益項目所募集到的資金,將用于聯合相關專家,針對6種有代表性的瀕危物種的種群數量與分布、棲息地現狀與分布、存在的主要威脅等信息進行研究,通過文獻和實地考察等方式,編寫物種生存報告,詳細介紹這些珍稀瀕危物種的生存狀況,為今后開展保護工作提供真實數據和詳實基礎。
同時,將這些珍稀瀕危物種生存報告編寫為淺顯易懂的科普宣傳材料,并通過多種媒體進行傳播,使公眾更了解這些物種的現狀、威脅及保護成效。
作為非營利性環保機構,阿拉善SEE生態協會自2004年成立,15年來以社會責任為己任,以保護生態為目標,不斷促進各地環保公益的穩步發展。喜馬拉雅自成立以來,同樣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主動肩負社會責任,通過聲音傳遞溫暖與陪伴。阿拉善SEE和喜馬拉雅希望通過此次合作,呼吁大家關注野生動物,未來還將持續合作,一起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