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旅游、餐飲和交通運輸等行業遭受重創。伴隨著五一小長假的漸漸臨近,酒店預訂價量齊升,但與此同時,往年熱門旅游航線的價格在今年可以說是低至冰點,低至一折的機票價格反映出航空公司與長途旅游在疫情下遭受的沖擊。中國旅游業市場的回暖復蘇表現出明顯的結構性特征。
受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旅游、餐飲和交通運輸等行業遭受重創。但隨著疫情防控成效的取得和有序復工的展開,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復。伴隨著五一小長假的漸漸臨近,中國旅游業也迎來了市場回暖恢復的重要契機。
攜程、飛豬、去哪兒網等旅游服務平臺數據顯示,五一出行住宿業需求快速爆發,多地酒店預訂價格迅速上漲,部分門店甚至恢復到了旅游旺季的水平,不少酒店甚至出現了親子房、家庭房“一房難求”的情況。對比近兩年“五一”旅游產品均價發現,臨近2020年勞動節小長假,飛豬平臺上酒店已恢復2019年假期常態價格,均價僅同比微降2%。
但與此同時,往年熱門旅游航線的價格在今年可以說是低至冰點。以4月26日公布的機票價格為例,4月28日-5月2日,北京—廣州機票最低只有228元,北京—上海、上海—深圳等熱門線路也在300元左右,與一些航線1-2折的大幅度折扣相比,國航4月29日、30日杭州到北京的機票還不到一折,只需150元,僅為經濟艙全價票的6.7%。低至一折的機票價格反映出航空公司與長途旅游在疫情下遭受的沖擊。
酒店預訂的價量齊升和機票價格的大幅下降,共同說明了疫情影響下中國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周邊短途游成為大部分人出行的首選,但跨省游尚未全面恢復。隨著疫情的控制,行業有望全面復蘇,但這一過程表現出明顯的結構性特征。
中國新冠肺炎事件回顧2019年12月8日武漢發現一例不明肺炎患者,2020年1月9日確認新型冠狀病毒為此次爆發的病原,2020年1月25日黨中央成立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并全面升級防控響應級別,2020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已經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中國新冠肺炎事件相關政策盤點中國新冠疫情事件從防疫到復工,國務院相繼頒發了一系列的防疫政策,包括推遲節后上班時間等。在復工中,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出臺財政支持政策,央行實施保障信貸與流動性的貨幣政策。
中國新冠肺炎事件對滬深股市影響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滬深兩市反應強烈。申萬28個一級行業春節前后20個交易日內總體呈現漲少跌多態勢,其中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漲幅靠前,休閑服務行業跌幅最大,下跌近15%。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疫情之下,餐飲、旅游、交通運輸等行業受損嚴重,而生鮮配送、在線醫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游戲娛樂等各類線上業務組成假期里的“宅經濟”,在2020年初成為彎道超車的大熱風口。
中國新冠肺炎利空行業盤點分析因疫情影響人們春節期間的外出消費活動,餐飲、旅游、航空等人流量密集的行業都受損嚴重,但屬于短期影響,存在延期消費的可能。
疫情給旅游業帶來的收入損失預計超5000億元與非典疫情相比,本次新型冠狀肺炎的影響程度更甚。新冠疫情全面升級后,文化和旅游部接連發文,暫停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產品業務,同時各地方文旅主管部門也積極部署防控工作。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以2019年春節期間旅游收入規模推算,2020年因疫情給旅游業帶來的收入損失預計超過5000億元,相當于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左右。
2020年中國消費者對旅游行業信心指數分析從2020年中國消費者對旅游行業信心指數來看,消費者對旅游行業的預期信心指數為63.4;現狀指數較低,僅13.8;綜合指數為41.3。
數據來源:艾媒數據中心(data.iimedia.cn)
2020年中國消費者疫情后首次計劃旅游形式調查根據2020年中國消費者疫情后首次計劃旅游形式的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中國消費者疫情后首次計劃近郊游的占43.5%,計劃遠途過夜游的中國消費者占20.1%,出國旅游的占6.9%,無旅游計劃的消費者占29%。
數據來源:艾媒數據中心(data.iimedia.cn)
中國新冠肺炎對行業影響預測分析非典期間的經驗表明,疫情對交運行業沖擊較為持久,如 2003 年 6 月初非典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 7-8 月國內客運量增速仍持續為負,且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GDP 增速較上年降低 1 個百分點。同時,2003 年非典疫情導致全年旅游收入同比下降 11.2%。鑒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程度已經超過2003年非典疫情,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新冠疫情對2020Q1行業經濟將產生巨大影響,故設立六檔預測區間,僅做參考。
以上部分數據、內容來自艾媒研究院發布的報告《艾媒報告|2020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正負影響行業及典型企業業績影響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