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 | 深入安和街道 實地學習考察——記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赴郴州市社會調研團
三下鄉
深入安和街道
實地學習考察
在開始第一天的調研活動之前,調研團隊已經初步了解了安和街道的脫貧情況。8月4日上午,為更加深入了解當地扶貧工作的具體情形,調研團隊成員來到了安和街道辦事處。團隊成員與負責安和街道扶貧工作的主要領導干部進行了一次交流訪談,對于安和街道的扶貧政策、基層干部的日常工作、對口幫扶產業的發展、街道的發展規劃等有了初步的認識。
隨后在街道干部的帶領下,團隊成員深入到安和街道村落,實地感受到脫貧扶貧工作項目發展情況。
首先了解到的是當地特色農產品——八月瓜。成員們在八月瓜示范種植基地看到,一根根白色的水泥柱子整齊地排列,一株株瓜藤正努力順著水泥柱向上攀爬,翠綠的枝葉遍布網格,已結出了累累果實。八月瓜具有多重價值,其莖、根和果實可作藥用,利尿、通乳、消炎,治風濕關節炎和腰痛。果味甜可食,種子榨油,可制肥皂。作為特色種植產品,為當地百姓創造了很大收益。
八月瓜是常綠木質藤本,僅在偏僻的喀斯特山地有零星分布。其種子可榨油食用,果實除鮮食外還可釀酒、制作果醬和飲料。
沿著山路一直向上,團隊成員來到了海貍鼠養殖基地。海貍鼠的主要價值在于其尾巴里的筋,經過科學處理后,制成可吸收蛋白縫合線用于縫合傷口。據介紹,海貍鼠尾筋做的縫合線能被人體自然吸收,不用拆線,不留疤痕、被國內大醫院普遍應用。因此,安和街道的海貍鼠養殖基地與郴州市各大醫院直接對接,由醫院進行收購,具有穩定的銷售渠道。
隨后,團隊來到“湘江源”蔬菜基地。據了解,該區“湘江源”蔬菜集聚區成功入選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集聚區,成為郴州唯一一個入選的蔬菜集聚區。由龍頭企業入駐,成立多家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配方平衡施肥、高壟地膜覆蓋栽培、蔬菜冷鏈保鮮等多多項科技手段運用到蔬菜基地中,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應。圍繞著蔬菜基地,還建立起了農業鄉村休閑旅游,吸引不少周邊市民前來體驗,也帶動了蔬菜的銷售,創造了多方位效益。
接著,團隊成員來到郴州巖安農民專業合作社。放眼可見,漫山遍野的雞群在樹林下或悠閑啄食、或嬉戲、或休息,好不熱鬧。該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養殖基地”的模式,不僅為貧困戶免費提供雞苗、飼料,還為他們提供免費技術指導和管理方法,為當地創造了諸多脫貧致富機會。當地養殖的雞被稱為“經典雞”,最多能長到三斤,所以又稱“珍珠雞”,喂養“經典雞”的飼料經過精心配比,還添加了中藥材,“經典雞”的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曾獲2019湖南(郴州)第五屆特色農產品博覽會金獎。其價格比普通的雞要高,而市場需求很大,效益很高。“珍珠雞”也聞名在外,很多食客特地前往合作社品嘗。此外,合作社還自主研發了一款皮蛋,這款皮蛋與我們平日吃的皮蛋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是用鮮雞蛋做的,并且不含氧化鉛。加上最傳統的工藝(稻草灰+食用堿+鹽+生石灰調制而成),做出來的皮蛋像琥珀一樣晶瑩剔透。合作社便給這款皮蛋取名為琥珀蛋,彈性十足的同時,還保留了土雞蛋的營養,更有琥珀蛋的獨特風味,讓人回味無窮。在合作社老板的邀請下,調研團隊有幸在合作社嘗到了特色有名的“經典雞”和琥珀蛋,團隊成員對它們一致好評,大家都贊不絕口。
團隊成員既從政策方面對安和街道的扶貧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也實地走訪了當地的特色產業,短短的一上午,調研團隊可謂是收獲滿滿。上午的體驗讓我們感受到了基層扶貧脫貧工作的不易。而扶貧脫貧這四個字在我們眼里也鮮活起來,它不是簡單的口號,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為百姓謀福利的一系列幫扶措施。
回到酒店后,調研團隊成員們首先對今天的行程做了總結。通過對安和街道的實地考察學習,成員們對扶貧脫貧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對前期準備工作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反思,并對接下來的行程安排計劃有了更加明晰的安排。最后,大家互相交流第一天下鄉實踐的感想,深感基層扶貧工作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