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女接受媒體采訪畫面歷經27年的冤獄之災,張玉環終于等來昭雪之日。甚至,不少媒體在報道時,直接以“被羈押9778天”、“無罪歸來”等關鍵詞,描摹張玉環這段人生之殤。與此同時,張玉環的前妻宋小女,那個相信前夫肯定沒有殺童的女人,正式進入輿論視野,成為這場“冤案余波”中最受關注的人。
“張玉環無罪歸來”這些天,媒體將更多的鎂光燈投向宋小女,這確實是“冤案余波”中少有的現象。畢竟,對于絕大多數冤案的當事者來講,但凡時間跨度足夠大,基本上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所以,就算可以無罪歸來,也只剩下余生嘆息。至于,情感層面的勾連,基本上走向死寂。
只是,讓人感到不易的是,宋小女雖然改嫁,但是始終沒有拋棄前夫張玉環。她不僅把共有的兩個孩子撫養大,還一直不忘為張玉環申訴,并且在公開的講述中直言:只要他一天沒被放出來,我一天都不會停止申訴。對于這些只言片語,不知道張玉環聽到會作何感想。
但是,作為事件的旁觀者來講,這瓜吃的真是滿眼帶淚。尤其,宋小女在提到和現任丈夫的“婚前三個條件”時,其中的“有情有義”早已超越婚姻本身。大意是:她會把張玉環放在心里;必須無條件地對張玉環的兩個兒子好;不阻攔她去探望張玉環的母親。
說實話,能做到這般寬容者,著實也是有情有義者。不得不說,除卻宋小女讓人感到難能可貴,她的現任丈夫也是實屬不易。當然,宋小女在張玉環無罪歸來后也強調:“她要回到現任丈夫身邊好好陪伴他”。并且,她希望把兒孫留在張玉環身邊。
雖然,宋小女就此也回應了媒體,強調張玉環比她更難。但是,“這一切”的安排之下,總讓人覺得“有些愛永遠無法割舍”。就如她說,媒體采訪太多,我們倆到現在還沒單獨聊過。然而,人就是如此吊詭,她曾想象“她跟張玉環重逢時的擁抱”,可惜的是,積壓太久的情緒,讓她根本無法去堅持擁抱完,就暈倒在張玉環的懷中,至于轉圈圈的美好,更是不太可能實現。
要知道,在可觸的媒體視角里,宋小女所有的發聲,都將生命的可能性指向張玉環。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或許用愛情已經不足以描摹這般堅守。因為,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她對張玉環的愛,已經超越情誼本身,走向人間大義。
不少人調侃宋小女的現任丈夫,強調他的心理陰影面積會很大。可事實上,這依舊是在強調宋小女的有情有義。當然,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宋小女的現任丈夫也是有情有義的人。要不然,明知宋小女有兩個兒子,誰會去接這樣的盤子呢?
起碼,就俗世的考量來講,大多數男性應該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好在,人遇人,事遇事,“有情有義”最終還能遇上“有情有義”。畢竟,對于“婚前的三個條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當然,作為張玉環來講,他即便是被冤枉的,但是他最虧欠也還是前妻宋小女。
另外,宋小女想把兒孫留在張玉環身邊,這可能算是張玉環最好的療傷藥。說實話,27年的冤獄歲月,可以說把張玉環消耗殆盡。這種情況下,妻子改嫁還不算最壞的事情,最可怕的是,親子關系也徹底斷送掉。想必,這些沉重的問題,宋小女早就想清楚。所以,才會在媒體面前毫不掩飾。
與此同時,宋小女在公開的發聲中也強調:1993年,張玉環給她留下兩個兒子,一個三歲,一個四歲;現在張玉環回來了,我要給他完完整整的八個人。31歲的小兒子、32歲的大兒子,兩個兒媳婦,三個孫子。我希望張玉環可以好好珍惜這八個人,因為這八個人過得都很辛苦,一步一個腳印,誰也想象不出來,這么多年究竟是怎樣過來的。
對于這般講述,如果說是沉重,莫不如說是宋小女對張玉環最好的祝福。畢竟,被冤枉的歲月不可能再找回來,而除卻正義性的補償和撫慰,可能余生最好的良藥就是親人還在。當然,作為宋小女來講,她本身也是撕裂的,她即便再怎么放不下張玉環,也要必須對得起現在的丈夫。因為,只有如此,人性之光才能投射大地,滋養人心。
就如宋小女在接受媒體時稱:“我和張玉環現在是家人、是最親的人”,這實際上算最好的結局。可是,這卻引發不少人的揣測,認為宋小女之所以不斷接受媒體的采訪,就是想搞出大的動靜,好在張玉環得到冤案補償的時候,分一杯羹。
坦白講,有這種揣測的思維可以理解,但是,放在宋小女的身上,確實有些不太妥當。說實話,別說是宋小女可能有這個意向,就算是宋小女壓根兒沒有想過這些問題,作為張玉環也是應該去補償的。因為,宋小女沒有拋下他不管,沒有拋下他母親不管,而且還為了孩子改嫁,這確實是非一般女性能干出來的事兒。
當然,這些也都是后話。畢竟,張玉環和宋小女已經不再年輕。對于他(她)們而言,愛情和婚姻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對得起有情有義的人。當然,對于這場悲劇來講,可能正是因為宋小女和她現任丈夫的存在,才讓慘烈本身有修復的可能。而這些美好的存在,可能也是張玉環面對余生最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