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孕婦及寶寶出門、在家等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格外注意衛生及個人、住所消毒。如果不必要,盡量不要出門,尤其是公共場所或密閉空間。 在家照顧寶寶消毒、衛生最重要
寶寶及孕婦在家待的時間最長,幾乎占據全天24小時的絕大部分時間。給孕婦及家長提出7點注意事項
1、注意營養,適度運動,不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隨時保持手衛生,主動做好個人及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出現可疑癥狀及時隔離及就醫。
2、1歲以內兒童不推薦使用口罩,以被動防護為主。看護人需主動戴好口罩,不要親吻孩子,不要對著孩子咳嗽、打噴嚏、呼氣。如要咳嗽或打噴嚏一定要用紙巾將口鼻遮擋住(如果來不及用紙巾,則應用手臂完全擋住口鼻,然后再徹底清洗手臂),并將污染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桶,用流動清水認真洗手。
3、如何消毒?優先寶寶居住環境推薦75%的乙醇和含氯消毒液(如常見的84消毒液)擦拭地面、家具等,84消毒液應稀釋至1%-2%使用,消毒后建議通風一段時間。條件限制的家庭每日每個房間輪流通風2~3次,每次開窗通風30分鐘到1小時。
4、家長頻繁使用的手機不要給孩子玩、看,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每日需清潔消毒。嬰兒奶瓶、奶嘴、餐具等常用物品,建議使用耐高溫的材料,可以浸沒在鍋中煮沸超過30分鐘或高溫蒸汽5分鐘完成消毒。不耐熱的物品可以75%的酒精擦拭;特別注意毛絨玩具類,這類材質可能會增加病毒吸附程度,注意消毒液清洗。
5、寶寶飲食上要注意食物徹底煮熟,家長做完飯后注意洗好手再去接觸寶寶。建議家長盡量避免把自己嘴里的食物直接喂給嬰兒吃的動作,也不要直接用嘴吹涼寶寶的食物;條件允許的話,最好全家分餐、使用公筷夾菜,避免交叉感染;
6、寶寶在家出現咳嗽、流涕甚至發熱,如果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監測病例、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就可按照以往的經驗處理。如孕媽媽在分娩前14天或分娩后28天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或新生兒期直接暴露其他有感染史接觸者,無論有無癥狀,應立即就醫;不建議嬰兒服用雙黃連口服液。
7、正確認識疾病,保持良好心態,避免影響到寶寶的情緒。如家長出現情緒波動,可暫時走開,待心情平復后再與寶寶接觸。一定要讓寶寶感受到家長的親情、關心和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