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為抗擊疫情啟動的“停課不停學”工作推動下,全國所有地區的高校開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學活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截至5月8日,全國有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合計23億人次。
作為混合式教育教學改革的先行者,東軟教育科技集團從成立之初的“F2F+e-Learning”教育模式到如今全面開展混合式教育教學改革,依托東軟雄厚的產業資源和技術優勢,借以強大的應用研究與開發團隊,通過有效結合在線學習平臺與資源、以及線下教育教學資源與環境,構建了集“學、練、訓、測、評”一體化的東軟智慧教學平臺(包含慕課平臺、課程實踐平臺及軟件項目開發實訓平臺)。疫情期間,東軟智慧教學平臺不僅為東軟教育的三所大學提供了在線教學的重要支撐,還幫助國內近300所高校的教師順利開展線上教學,近10萬名學生實現了線上學習,為合作院校“停課不停學”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東軟教育被評為人社部推薦的首批50家職業技能培訓線上平臺機構之一,已免費為300多家企業的近萬名企業職工提供線上遠程技能培訓,受到了廣大企業和各類培訓人員的高度評價。
支撐線上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
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脫離不開實踐教學,東軟智慧教學平臺能夠幫助院校教師開展線上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實現隨時有效地線上互動教學。從專業知識的傳授,到單元項目、課程項目的實踐,再到綜合項目的實訓,學生可通過三大平臺循序漸進的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技能,提升綜合實踐能力。
東軟慕課平臺
提供豐富的課程/項目資源
東軟智慧教學平臺以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核心,涵蓋計算機與軟件、人工智能、大數據、電子商務、項目管理、數字媒體技術等多個專業方向,100余門數字課程、近2000個課程實踐案例、30多個企業級真實項目案例。平臺配備的項目資源均源于東軟的真實產業項目,由專業的教學研發團隊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項目標準、教學規律,進行了可教學化改造,使其能夠精準的支持院校的實踐教學環節。
東軟課程實踐平臺
掌控在線教學效果,保障教學質量
良好的教學過程管理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的監管學生的學習及項目實踐進度,是線上教學面臨的挑戰。東軟智慧教學平臺具備多維度的數據統計功能,可實時查看課堂學習數據、項目訓練的正確率、集中存在的問題及課后整體訓練情況,獲取學生對項目練習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及知識技能的轉化情況,實現教學過程的全面掌控,方便教師的個性化教學。
東軟軟件項目開發實訓平臺
使用院校對東軟智慧教學平臺的反饋
東軟軟件項目開發實訓平臺內的項目對于教師的授課教學及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案例內容也更加真實,彌補了部分老師案例過于簡單的短板。
—鞍山師范學院李老師
在線教學期間,東軟慕課平臺可以作為課程的業余教學輔助工作,能及時的掌控學生管理以及學習動態,是一個很好的輔助教學工具。
—河北工程大學楊老師
三個教學平臺基本覆蓋了計算機專業,功能很全面,基本可以滿足我們的教學需求,課程資源方面也是可以對應上教學計劃,學生使用起來,需要簡單的提醒一些功能點,總體來說效果不錯。
—韓山師范學院李老師
東軟課程實踐平臺能夠方便軟件編程開發項目課程開展實踐教學:平臺項目任務描述清晰,學生能根據描述的步驟逐一完成;不用配置環境直接編程,減輕學生負擔,隨時隨地可以登錄編程 。
—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吳老師
首先感謝東軟教育在疫情期間對信息工程系在線教學的支持,我系電商、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網絡和物聯網4個專業全面使用了東軟慕課平臺和東軟課程實踐平臺,平臺功能比較完善,達到線上教學的預期效果、滿足教學需求、學生和老師反饋效果很好。
—鄂爾多斯職業學院張老師
在疫情期間這些教學平臺對學校的教學有著巨大的幫助,平臺智能化,學生對學習也有新鮮感,包括后續一些聯合培養都采取這些平臺進行上課,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非常不錯。
—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陳老師
一方面學生在學習了知識點一段時間過后會有遺忘的狀態,平臺的練習可以幫助他們回憶并掃除知識點盲區;另一方面能幫助到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之后得到項目的實踐,從而達到一個量到質的提升。通過平臺的項目實踐能夠幫助到學生了解自身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鞏固加強練習從而提升動手實踐能力。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何老師
結尾
融合了“互聯網+”“智能+”技術的在線教學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進入后疫情階段,學校的教學組織形態面臨深刻變革,以“線下課堂為主陣地,線上教學為支撐和有益補充,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學習方式”正在成為方向和目標。
東軟教育作為中國數字化人才教育服務引領者,多年來以創新驅動發展,持續拓展TOPCARES教育方法學內涵,深化混合式教育模式變革,不斷探索更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和產出。面向未來,東軟教育將持續用一流的教育產品和服務為合作院校賦能,協助合作院校推進混合式教育教學改革,為中國數字化人才的高質量培養做出更大的貢獻。
推薦閱讀
【東軟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的改革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