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織在京大學生志愿者
社區(村)報道開展暑期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加強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要方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志愿服務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志愿服務精神蔚然成風,首都師范大學資環學院團委發出倡議:
按照自愿原則,鼓勵在京大學生利用暑期,在模范遵守防控要求、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立足北京、就近就便到居住地社區(村)報到,發揮專業優勢和特長,開展志愿服務,共同守護健康、保護家園,貢獻青春力量。
一、報到方式
報到方式采取個人報到的形式。
鼓勵在京大學生志愿者個人到居住地社區(村)報到登記,按照社區(村)統一安排開展志愿服務。
二、服務內容
到社區(村)報到的學生志愿者,可在學校與所報到社區(村)的統一安排下,參與疫情防控輔助、群眾生活服務、環境衛生治理、垃圾分類宣傳、健康知識普及、心理咨詢疏導、戰疫故事宣講等各類志愿服務工作。
重點內容:“青春助力文明行”
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垃圾分類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號召同學們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到首都垃圾分類工作中來,發揮知識優勢和專業特長,用自己火熱的青春力行提升對首都社會治理工作的貢獻度。
1、“桶前值守”專項行動
在京學生可作為志愿者回原報到的社區(村)或就近就便選擇社區(村)報到參與“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志愿服務,加入該社區(村)青年志愿服務隊參與完成“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志愿服務,通過“看桶”“守桶”“護桶”,有效勸導居民開展垃圾分類,推動社區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志愿者要正確認領點位,接受相關培訓,按照規定要求和時長現場做好分類監督、文明引導、違規勸導并積極帶動家人親友參與垃圾分類。
2、“文明倡議”專項行動
在京學生要充分利用好社區櫥窗、大屏、宣傳車等各類生活平臺,制作宣傳海報和知識普及傳單,走街入戶進行“接地氣”宣傳。
3、“獻智社區”專項行動
學生們可以將所學科學知識應用到社區“垃圾分類”工作中去,發揮聰明才智,在分類識別、運輸統籌、標識設計、心理引導等方面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為社區垃圾分類提供智慧化方案。
三、志愿福利
1、志愿者完成服務工作后,由報到社區(村)提供志愿者的服務時長、服務內容、服務質量等證明,通過志愿北京平臺予以認定并記錄。
2、學院對表現突出的志愿者及其典型事跡擇優推薦進行宣傳報道,志愿服務時長超過40小時的志愿者,可以在學校和學院志愿服務評優中優先考慮。
四、報名方式
同學們可通過“志愿北京”微信小程序或“志愿北京”網站開展參加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志愿服務。
(一)使用“志愿北京”微信小程序
1、打開“志愿北京”微信小程序,點擊“加入項目”,搜索就近的社區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發布的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志愿服務,點擊“我要報名”,可選擇“免登錄快捷報名”或者“登陸后報名”。
2、第一種方式:免登錄快捷報名
若您選擇“免登錄快捷報名”,則輸入證件號碼或掃描志愿者二維碼可進行報名,等待項目錄用。
第二種方式:登錄后報名
若您選擇“登錄后報名”,則先登錄志愿者賬號,再點擊“我要報名”,選擇崗位后,等待項目錄用。
(二)使用“志愿北京”網站
1、志愿者在“志愿北京”網站直接登錄賬號。
2、進入“志愿北京”網站首頁,點擊導航欄“志愿項目”,搜索就近的社區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發布的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志愿服務,點擊“我要報名”,等待項目錄用。
為方便后期統計志愿時長、宣傳報到等工作,請參加志愿活動的同學掃左側二維碼入群并填寫問卷星。若群二維碼過期僅填寫問卷星即可,屆時會根據您提供的信息拉您入群。
五、“神器”推薦
北京市城管委聯合歌華有線推出的垃圾分類查詢小程序“北京市垃圾分類寶典”,讓垃圾分類簡單可行。
長按下方小程序碼便可進入寶典。它不僅支持文字搜索,更是支持拍照和語音識別,隨手可查垃圾類別、如何投放,還不趕快嘗試一下?
資環學院和地信國際學院學生新聞中心
文案 | 楊斯文
編輯 | 王子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