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發食品(16.360,0.11,0.68%)股價異動引起廣大投資者的關注。
接連20多個交易日上漲后,截止2020年1月8日,惠發食品已連續四個跌停板,從1月2日24.78元/股跌到16.25元/股。
新浪財經注意到,在惠發食品股價呈現過山車走勢、大漲大跌的背后,是惠發食品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下滑、競爭實力不足以及股東頻頻減持的基本面。
股價“過山車”
從惠發食品的股價K線圖可以明顯看出,本次惠發食品的暴漲開始于2019年11月底,自此惠發食品連續多個交易日持續上漲。從10.45元/股的價格持續拉升至2020年1月3日最高25.10元/股的價格,早已超過了16元/股的歷史最高價。
值得關注的是,惠發食品股價連續20多個交易日的連續上漲并沒有消息層面的重大利好或經營業績突飛猛進的支撐。反倒是在2019年的前三個季度,惠發食品遭遇近三年來首次由盈轉虧。
有投資者稱,惠發食品具有明顯的莊股特征。首先惠發股份符合小盤冷門股的特點,在暴漲之前,股價雖然有跟隨大盤上漲,但漲幅不大,關注度不高。2019年9月30日的股東人數僅有8017人。其次股價異常波動,沒有利好支持,而且成交量與股價走勢也不匹配。
關于股價的異常波動,惠發食品于1月8日發布公告解釋,公司目前的生產經營情況未發生重大變化、不存在影響股價波動的重大事項、也不存在董監高、控股股東等在股票異常交易期間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同時,對股票交易異常的問詢函進行了回復。
目前惠發食品已錄得連續四個跌停板,較最高價25.10元/股下跌35%至16.25元/股。
新浪財經APP
近三年首次出現虧損 盈利能力下降
那么惠發食品的業績情況到底如何?畢竟仍有部分投資者在等待“第二浪上車”。
惠發食品是一家位于山東,以食品加工制造為主要業務的公司。主要產品有速凍丸類、腸類、油炸類和串類等制品。
業績方面,2015-2018年惠發食品的營業收入從8.37億元上升至10.42億元,但凈利潤卻沒有隨著營收的增長而增長。除2017年實現凈利潤6002.66萬元外,2015年、2016年和2018年分別實現凈利潤為4257.66萬、4212.41萬和4518.98萬。
2019年惠發食品凈利開始大幅下滑,去年上半年營業收入3.78億元,凈利潤-4644.03萬元,是近三年首次出現虧損。最新財報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個季度,公司營業收入7.09億元,凈利潤-4112.10萬元。
同花順
盈利能力方面,惠發食品的銷售凈利率和銷售毛利率一路下滑。2017-2019年的三季報顯示,其銷售毛利率分別為27.99%、24.32%和15.17%;銷售凈利率分別為5.16%、3.08%和-5.08%。
從具體的產品來看,2019年各類產品毛利率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橫向對比,惠發食品的毛利率低于同行業以魚丸、蟹棒等為主產品的海欣食品(4.450,0.06,1.37%)(28.39%),高于以冷凍肉、火腿為主要產品的得利斯(7.970,0.07,0.89%)(10.65%)。
凈利率的下滑主要體現在三費的擠壓,2019年前三個季度銷售費用同比增加30.48%、管理費用同比增加21.05%、財務費用同比增加25.92%。其中值得關注的是,與海欣食品、得利斯相比,在2018年惠發食品已經是管理人員人數和薪酬最多的公司,人數共381人,金額為3831.37萬元。
運營方面,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和存貨周轉天數較上年均有所上升。2018年三季報和2019年三季報,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43.7天和49.33天;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69.07天和70.13天。
惠發食品的償債能力有所減弱,資產負債率由2017年三季報的40.34%上升至2019年三季報的50.3%。同時2019年三季報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小于1,分別為0.98和0.65。
短期借款由上年同期的2.04億元上升至本年的3.7億元,增長了1.66億元。隨之而來的是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5.92%,增加了資金使用成本。
此外,惠發食品的第五大股東北京弘富成長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在2019年進行了多次減持。累計7次共減持525.75萬股,套現金額約5508萬元。持股比例由2018年底的4.8%下降到2019年三季報的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