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大廠街道旭東新城社區始終堅持“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多舉措、多形式組織學習教育,推動主題教育入腦入心,走深走實;凝聚多方力量聚焦社區發展,解決民生痛點、堵點。
社區牢牢把握主題教育主線,將學習教育貫穿始終。結合主題教育目標任務,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社區黨員深入開展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
分類管理
堅持分類管理,實現主題教育全覆蓋。針對不同類型黨員的實際,在開展集中學習的基礎上,實行流動黨員網上送學,在職黨員周末預約補課,年老體弱黨員上門送學。支部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等手段,組織線下學習和黨員活動的同時,及時在微信群里上傳相關資料,供外出流動黨員學習討論,實現線上學習匯報、線下社區報到。
以上率下
突出以上率下,推動開展交流學。主題教育期間,大廠街道辦事處主任余建軍、旭東新城社區黨總支書記潘宗順及社區兩支部書記,為社區黨員講授專題黨課,分享學習體會,結合主題教育,圍繞大廠街道背街小巷、小區環境衛生等問題開展討論,強化黨員使命擔當,引導其關心國家、關心社會、關心街道發展并積極投入社區建設;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研討會及民主評議黨員,社區黨員在會上暢所欲言,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良好的學習、交流氛圍,促進理論學習走深走實,思想政治洗禮入腦入心。
實踐學習
強調實踐學習,注重知行合一。社區組織黨員參觀南化公司廠史館,感受大廠的“紅色基因”;參觀太子山廉政文化廣場,弘揚清正廉潔之風。組織黨員參與“清潔家園,美麗環境”志愿服務,發動黨員積極參加社區義務巡邏和社區公益活動,發揮黨員的旗幟作用,推動主題教育成果落到實處。
旭東新城社區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以黨建引領各方力量創新基層治理,真正做到為民服務解難題。形成“三方共建、三社聯動、三網互融”的新格局,借助居委會、物業和業委會搭建的平臺,依托社區、社工、社會組織的服務模式,融合線上、線下和社區治理一體化平臺“三張網”,以“三的三次方”的乘數效應釋放社區治理“紅色”新活力。
三方共建
一是“三方共建”形成社區治理新合力。發揮社區黨組織力量,構建“社區居委會+小區物業+業主委員會”的治理機制。小區停車位缺口、外圍環境衛生問題一直是社區居民心中的“痛”。旭東新城社區從居民實際需求著手,合理釋放小區內外空間,增設兩百余個停車位;在社區外圍園西路商業街及江北大道沿線實施環境整治提升改造項目。社區設施環境實現提檔升級,社區居民的獲得感持續增強。
三社聯動
二是“三社聯動”激發社區文化活動新動能。為滿足居民日益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推動形成社區主導、社工參與、社會組織提供專業支持的“三社聯動”機制,建立“黨員+社工+專業團隊”服務模式。社區舉辦大型文藝廣場活動,為居民送上歌舞盛宴,同慶祖國成立70周年;組織“民情傳雅韻 旭東覽物華”攝影、書法、繪畫比賽,弘揚傳統文化,鼓勵居民用心體會美麗旭東;舉辦書畫展和讀書會慶典,涵養社區的“書卷氣”,構建書香旭東;無償開放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場地,把社區建設成為居民的文化生活“基地”。
三網互融
三是“三網互融”打通社區服務全環節。一方面,打造一支“紅色隊伍”,發揮黨員的“頭雁”作用,組建由黨員、網格員、居民代表、大廠地鐵站的守望崗、實驗小學門前的護學崗、小區內的紅馬甲志愿服務團隊、各類公眾活動組織團隊組成的“線下一張網”。借助物業報修平臺、社區微信公眾號、12345工單、網絡輿情等線上信息,收集居民意見建議并歸類、分析,及時準確地把握群眾訴求組成“線上一張網”;另一方面,借力社區治理一體化平臺一張網,進行信息采集、網格巡查、社區服務的重點監管等,實現信息共享、問題收集、精準服務、主動作為,達到“平臺一張網”的有益補充,實現三網互融。
2020年已然來臨,展望未來,旭東新城社區將進一步鞏固主題教育成果,發揮黨員的先鋒引領作用,以服務群眾為切入點和著力點,提供更優質的社區服務,不斷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讓居民生活更有溫度,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