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環秀街道:抗“疫”前線致青春,“90后”青年顯擔當
荊蔚 萬蘊慧 新即墨官微
“2003年非典,我還太小,17年后剛剛好。”這場防控疫情的阻擊戰,淬煉著一根根年輕的脊梁。
在環秀街道,有一群曾經大家眼里的“孩子”,如今卻毅然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展現出了青年應有的責任與擔當,用自己的熱血和青春捍衛著群眾的生命與健康。晚上9點,環秀街道的大街小巷雖掛著紅燈籠,卻難覓往日熱鬧節日氛圍,馬路上偶有行人,也是戴著口罩、行色匆匆。寒風呼嘯,濃濃夜色中,社區網格員、志愿者正在有序維持著小區入口現場秩序,引導車輛、測量體溫忙而不亂,人群中一個看似嬌小卻異常堅定的身影在車流中穿梭。她就是墨香郡社區“90后”青年孫欣。
“記憶中2003那一年,非典肆虐,那時我還小,需要別人的保護,但現在,我也希望能保護別人” 2月7號上午,“90后”青年孫欣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墨香郡居委會,將自己攢下的1000元壓歲錢交到了居委會主任李秀芳的手中,“看到很多60多歲的大叔、大姨每天堅守在一線,臉都凍得通紅,飯也沒空吃。我在家實在坐不住了,白天我要上班,但是晚上我可以!”說到動情處,孫欣不禁紅了眼眶,留下了眼淚。于是,每天晚上,社區走街串巷排查摸底的人員中,又多了一個年輕的身影。
在來勢洶涌的疫情面前,像孫欣這樣選擇“逆行”的“90后”還有很多,在父母的眼里,年輕的他們還只是個孩子,但在此非常時期,他們無疑已成為一個個堅強的戰士。
“哥,我年輕,可以值下半夜的班”“哥,我單身,家里沒啥牽掛,你們白天黑夜連軸轉,讓我也出一份力,晚上我來”……疫情發生后,環秀街道王家莊村志愿者服務隊隊長周學宏不停接到這樣的電話和微信。于是,為了減少規模聚集,周學宏通過學習強國平臺系統召開了一場特殊的視頻會議。晚7點,原本沒想到會有幾人上線的視頻會議,出現了一張張年輕的面孔,“,“青春有責,作為村里青年,能夠參與其中貢獻力量,我們感到很光榮”短短半小時就有9名年輕人要求加入,最小今年只有20歲。在他們的帶動下,陸續又有好幾名青年主動加入村莊防疫一線,如今這支青年志愿隊已經有29人,全村22點至次日凌晨6點的值班檢測任務被這群年輕人包下了。一股不可抗拒的青春戰“疫”力量在發揮著“正能量”。
此外,在街道團工委的帶動下,街道4名年輕干部和環秀中學老師5名青年教師一齊成立了“青年突擊隊”,他們深入基層一線,與網格員一起隨訪,認真詢問住戶近期走動信息并做好記錄,張貼告知書和各類宣傳畫,記錄來往車輛,為出入居民測體溫,為守護轄區居民健康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們都擁有青春的面龐,都是疫情的“逆行者”,一批批迎難而上的青年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雖然我們年輕,但我們可以讓祖國放心!”他們用實際行動對家國做出最深情的表白,為筑牢疫情防控防線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總編/李崇虎
副總編/高玉虎
責任科長/江曉輝
編輯/馬苗苗
技術總監/郭成江
法律顧問/元衡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