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7日,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曾光在首屆新冠肺炎多學科論壇《走出至暗時刻》直播中表示,我國現在疫情防控形勢相當好,如今湖北省除武漢以外的其他城市已經趕上全國其他省市的步伐,因過去積累太多問題的武漢,現在也正在走出“至暗時刻”。
“武漢每日新增病例數從2000多降到100多,用了兩周,這個數字繼續下降,我還是很有信心的。”曾光表示,預計在三月份,武漢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有望從兩位數降到一位數。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3月6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99例,其中湖北省武漢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4例,湖北省其他16個市州均為0例。據曾光介紹,全國已經有7個省份將響應等級降為二級,9個省份降為三級,目前還有14個省份處于一級響應狀態,“如果響應等級都降下來,社會活動就會增加了。”
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下一個階段是防止輸入性病例。據國家衛健委數據,3月6日0—24時,我國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4例(甘肅17例,北京3例,上海3例,廣東1例)。截至3月6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0例。
談及中美之間防控疫情的差異,曾光表示,美國CDC是世界最強大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很多優秀、經驗豐富的專家,但問題在于,有些中國能做到的事情,美國可能做不到,比如口罩儲備。
“現有儲備的4500萬只口罩,對三億多美國人來說,夠用幾天的?而且一些美國口罩生產企業,其生產基地都在國外,比如3M口罩就是在中國生產的。”曾光說,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美國的應對策略是,有一個口罩給病人戴,有兩個口罩給醫生戴,有三個口罩給照顧病人的人戴。
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認為,各國所處的疫情階段不同,采取的應對方案也不同,美國的方案是走一步看一步,“我相信中國政府現階段會作出適合中國的策略,不會跟國外完全一樣。”
“早期在中國戴口罩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病例較多時,你去商場吃東西、坐電梯,都有感染的風險。但是現在感染風險概率已經比較低了,主要因為害怕,我們不大敢摘下口罩,怕有感染的病人被漏掉,所以口罩再戴久一點,問題也不大。”張文宏說。
至于什么時候可以摘下口罩?張文宏認為,一是看中國能否有效控制疫情,二是周邊國家控制情況,“從理論上來講,我們只要保持對醫院的常態監測,哪怕有幾個病人漏進來,我們都有能力第一時間把它控制住。”
復工后,隨著人員交流增加,新冠肺炎病例是否也會出現增長?張文宏認為,一般來說,經過兩個潛伏期就非常安全了,有很多地方已經連續兩周沒有出現新增確診病例,如果再堅持到連續一個月沒有出現新增確診病例,那就是極度安全。
在曾光看來,中國已經跟新冠病毒“交手”很長時間,相信中國有能力加強監測、發現新病例,“現在不管是從外地跑到到北京,還是來自國外的輸入性病例,只要能夠立即發現,我們就完全可以復工復產,實現可持續性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