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2日,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基地——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舉行揭牌儀式。一年多來,來自農村一線的“泥腳桿”專家和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的教授同臺授課,3.8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鄉村干部、企業家、普通農民在這里接受了為期一周的專業培訓。
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執行院長何玉建告訴記者,這所學院的前身是污染較大的村集體企業舊廠房,從舊廠房到新型學院,戰旗村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開啟了新一輪蛻變。
“鄉村振興需要錢,更重要的是要有人。當前,鄉村發展普遍面臨著人才儲備不足、人才保障乏力等問題,人才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瓶頸。”何玉建說,農村留不住人是現實,那為何不把愿意留在農村扎根、肯干的人變成才?這便是籌建鄉村振興培訓學院的初衷。
2018年,成都市郫都區作出了籌建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的決定,著力打造立足成都、輻射全省、面向全國的鄉村振興教育基地、新農人學習成長基地。學院籌建申請經四川省民政廳批準,于2019年正式建成,由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主管。
建成后的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由唐昌鎮戰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郫都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共同組建的成都蜀源戰旗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投資辦學主體。建成后的學院占地28畝,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有1個大型會議中心、7個培訓教室,能同時容納1200人培訓學習。
學院修好了,找老師是個難題。
“接地氣、有特色、具實效,這是我們尋找師資的原則,并以此構建了‘大專家+兼職講師+土專家’的特色師資隊伍體系。”何玉建說。
在這個特殊的教師隊伍中,國內知名“三農”專家、北京大學鄉村振興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主任溫鐵軍在戰旗村設立了溫鐵軍工作室,受聘為首席專家。中國鄉建院院長李昌平、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立等一批“大專家”成為兼職講師,同時,四川、貴州、浙江等地的鄉村建設典型帶頭人等一批“泥腳桿”專家上臺,與“大專家”同臺講授鄉村振興“實戰經驗”。
學院開設的課程也獨具特色。“我們開設了4個主體班,培訓對象是村黨支部書記,后備干部、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課程有‘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時代集體經濟轉型發展’等六大主題。另外還有兩個研修班。”何玉建介紹,授課不僅在課堂上,成都周邊十多個典型村鎮也是他們的實地教學場所,真正把課堂設在了田間地頭。
2019年開班以來,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共培訓學員3.8萬人。何玉建說,這只是一個開端,學院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做“減法”。
何玉建告訴記者:“做‘減法’的意思是,學院的前綴詞要慢慢減掉。我們要成長為四川鄉村振興培訓學院,甚至成為中國鄉村振興學院。最終,通過走市場化的道路,成為鄉村振興的發動機、播種機,為國內外鄉村發展量體裁衣,把行之有效的鄉村振興方案輸送出去。”
戰旗村是國家建設初期、改革開放初期的“明星村”、“小康村”。走進新時代,戰旗村新一輪的蛻變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