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是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根本途徑和重要抓手。當前,發展農村經濟應重點圍繞三產融合做文章,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
2019年,吉林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吉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要全面推動鄉村振興,以產業興旺為重點,以生態宜居為關鍵,以鄉風文明為保障,以治理有效為基礎,以生活富裕為根本,扎實推進重點工程、計劃和行動,確保開好局、起好步”。以產業興旺為重點,既需要著力打造“龍頭號”“老字號”農業產業品牌,還要善于因地制宜,挖掘好“特字號”“土字號”品牌優勢,形成產業效應。
洮南綠豆、 洮南黑水西瓜 、洮南香酒、 洮南辣椒 ……洮南一個個極具地理標志的土特產品,既是優質的農產品資源,也是一張地方活名片。特色農產品資源往往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優勢資源,然而長期以來,特產資源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不高,品牌建設不足,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成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亟待著墨之處。
延伸產業鏈條,深度加工成規模發展“孵化器”
在萬寶鄉雜糧雜豆生產基地的田野上,青綠喜人的綠豆秧多處可見,這里是洮南綠豆的核心產區。作為地理標識產品,洮南綠豆粒大皮薄、湯清易爛、清香潤口,然而品質雖好,但是產量低,種植規模一直上不來。“光靠賣綠豆肯定不行。 ”洮南市農業農村局意識到產業想要做大,必須通過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比如將綠豆加工成綠豆糕、綠豆飲品等。規模小,產業鏈短,洮南綠豆的發展瓶頸,在吉林省特色產業發展中具有普遍意義。據有關人士介紹,以雜豆與果品產業為例,產業分散程度高,小、散、弱現象突出,龍頭企業增長緩慢。產品大多以原產品為主,雜豆精加工品并不多,特色農產品的生態圈有待形成。
專家認為,特色產業見特效,首先要做大種植規模,鼓勵企業與農戶簽訂訂單協議,保護價收購,保護農民種植積極性,逐步做大種植面積。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大型加工企業,通過對農品深度加工開發,做長產業鏈,促進和推動種植規模化。品質是核心競爭力。洮南市農業農村局認為,特色農產品要打得響,一方面要抓好基地建設,從源頭上保證優質農產品質量,更要抓好品牌建設。通過品牌建設,鞏固和提升特色產品優勢,把產品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