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雨后初晴,秋陽暖照。地處桑植縣芙蓉橋白族鄉西部的大莊坪村靜悄悄的。偌大的村莊內,路面干凈,綠樹成蔭,少有人走動。偶爾從農戶院內傳出幾聲狗吠,或貓兒慵懶的喵叫聲。漫步村中,撲面而來的是喧囂城市中難得的那種寧靜、悠然、舒適的田園生活氛圍。
“這幾年,我們村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莊坪村文書章李霞激動地說,“以前可不是現在這樣子,村路坑洼不平,下雨出門兩腳泥,垃圾隨處可見,村部辦公條件差,房子還漏雨。跟如今這么好的環境條件根本沒法比。說實話,這都是市住建局、市直機關工委駐村工作隊幫扶我們村的功勞咧。”
大莊坪村有耕地面積583畝,種植業以玉米、黃桃等為主,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5戶202人。由于多年來村集體經濟薄弱,導致村莊基礎設施落后,居住環境臟亂差,這讓村民很是不滿意。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大莊坪村在2014年被確定為貧困村。2016年開始,市住建局派出工作隊駐大莊坪村開展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工作。
村中以前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
“剛駐村那會兒,大莊坪村的基礎設施差得真是沒法說,村里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駐村工作隊隊員孫松軍回憶起剛進村的情景仍然感慨萬分。
怎樣才能徹底改變大莊坪村的落后面貌?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吳勇深知幫扶任務的艱難。肩負重任的他帶領工作隊走訪村中貧困戶、老黨員、種養能手,了解群眾所想所盼,找準幫扶著力點,率先從解決群眾最關心的、最現實的、最棘手的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協調籌措幫扶資金,對村組道路進行整修、加寬。同時,結合市、區實施的農村飲水提升改造工程,開展了全村人畜飲水等改造建設工程。
在市住建局的幫扶支持下,大莊坪村新建7個蓄水池,合計300立方米,實現全村人畜安全飲水。
如今,村內累計硬化村組道路14公里,完成組道整修、組道加寬、產業路建設等27公里,實現村主干道通暢;完成了70多戶的危房改造和易地搬遷;新建7個蓄水池,合計300立方米,實現全村人畜安全飲水;新裝50安變壓器2臺、80安變壓器1臺,新裝智能計量表211塊,實現農戶家中通生活用電,農網改造達標……大莊坪村舊貌換新顏。
如今,王煥云已是村里有名的脫貧之星、發家致富能手。
說起村里變化給村民帶來的好處,王煥云喜上眉梢:“有了這條產業路,運豬、運飼料很方便,再不會因天氣惡化和出行難造成經濟損失了。”王煥云介紹說,剛開始養豬困難重重,得益于幫扶干部盡心幫扶,不僅修好了路,讓豬能運出去,還幫助銷售。目前,豬舍里有400頭豬,全部原生態養殖。年初賣仔豬,年底賣肉豬,我們的豬供不應求。估計,今年銷售額達一百萬元不成問題。”如今,王煥云已是村里有名的脫貧之星、發家致富能手。
“自來水直接入戶,很方便。”王威然對村里的一項項變化贊不絕口。
同王煥云一樣,王威然對村里的一項項變化贊不絕口,而說起自己的脫貧歷程更是深有感觸:“他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非常感激他們。”長久以來,因身體殘疾、無勞動力致使王威然家中一度十分貧困。2014年,王威然被評議為貧困戶。
走訪中,了解到王威然腿腳不方便,其妻子常年沒有穩定工作,子女上學為學費發愁時,結對干部石志華把這些問題逐個記在了心里,并一一予以了解決。
王威然對幫扶干部充滿感激,他表示一定會把豬養好。
“幫扶干部知道我腿腳不方便,給我送來一頭豬讓我養,還給我妻子在市里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并經常給我孩子教育上的幫助……”說起市住建局幫扶的具體體現,王威然滔滔不絕、如數家珍。而面對工作隊的到訪,王威然質樸的臉上堆滿感激的笑容。用王威然自己的話來說,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幫扶,自己對生活才有了更多的盼頭。
“現在,家家戶戶門口有垃圾桶,屋前屋后干凈又整潔。門外的土路小道全都鋪上了砂石或水泥,再不擔心刮風下雨出不了門了。尤其是幫扶工作隊幫村里建蓋村民活動室、廣場,對我們上年紀的老人來說,可是個好去處呢。”在村民眼中,大莊坪村這個曾經的薄弱村已蝶變成美麗新鄉村。
吳勇表示,下一步駐村幫扶工作隊將圍繞鄉村振興做好進一步規劃,讓大莊坪村環境更美,百姓更富。
“五年來,我們市住建局、市直機關工委聯合工作隊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年接著一年做,在芙蓉橋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們緊扣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目標,重點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住房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攻堅發力,大力提升我們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吳勇表示,下一步駐村幫扶工作隊將圍繞鄉村振興做好進一步規劃,讓大莊坪村環境更美,百姓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