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除了加油、充電外,有沒有第三種穩定可靠的動能?今后5年,越來越多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出現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昨天,市經信局發布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2025年前,本市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與此同時,整合北汽福田等北京優勢資源的北清智創公司昨天成立,瞄準技術難題加速攻關。
目標
2025年前破萬輛
截至今年7月,我國氫燃料汽車累計保有量7200輛,基本都是商用車。這與油車、電車的數字相差甚遠。
《發展規劃》設定兩個階段目標:
■2023年前,培育3至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
■2025年前,培育5至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將充分發揮科技、產業、人才優勢,打造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高地。
資料圖 安旭東/攝
布局
氫能示范區毗鄰大興機場
《發展規劃》明確了“一環一軸兩區多點”的產業空間布局:立足京津冀協同,發揮房山區、天津和河北氫能資源優勢,形成多渠道一體化環北京供氫鏈;依托海淀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流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構建全國領先的氫能產業核心技術創新軸;并在以延慶和昌平為北部重點示范區、大興為南部重點示范區的基礎上,形成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應用新形態。
昨天下午,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在服貿會上揭牌,將落戶北京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具體來看,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毗鄰大興國際機場、京東“亞洲一號”、京南物流基地等重要交通樞紐,應用場景廣泛;嘉清新能源、明天氫能等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高成長企業落戶,清華工研院等科研機構將入區發展,基本形成氫能產業發展生態。
示范區可享受中關村、國家創新政策及臨空區、自貿區、綜保區“三區疊加”政策,已建立首期規模20億的氫能產業基金,將投資氫能產業相關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類項目。
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一期擬建設日加氫3.6噸的全球日加氫量最大的示范站。今年年底,大興將完成加氫示范站和體驗展廳建設。明年6月底,氫能產業園區也將完成總體改造。
攻關
打造最強氫能聯合體
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將借助冬奧舉辦的有利時機,構建京津冀地區氫能產業協同發展開放平臺。
“2008年奧運會時氫燃料汽車還是少量展示,但到2022年冬奧會將在賽會組織、城市服務等領域有大規模示范。”昨天,北汽福田牽頭聯合產業鏈優勢資源,創辦了北清智創(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秦志東表示,未來氫燃料汽車還可應用于干線物流、重型物流等方面,不過,“這面臨大型發動機、高效率儲氫系統的開發,需要重型卡車協同開發”。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