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瀟受邀出席"鷹眼論壇·9月北京場",并發表了以"網劇風格化創新"為主題的演講。論壇現場,陳瀟圍繞網劇創新發展三大階段、網劇風格化創新的思考和實踐、平臺的相關布局進行了觀點分享。他表示:在用戶需求持續細分的現狀下,行業已經迎來了"風格化創新"的全新階段,愛奇藝將通過用戶細分、回歸內容、主題排播等維度的實踐探索,為用戶提供更加多元豐富的視聽內容,推動行業網劇創作邁向更高品階。
網劇創作進入"風格化創新"階段
發力用戶、內容、排播打造精準垂類內容
網劇作為近年來創新迭代最快的一種娛樂形式,從誕生至今經歷了三大關鍵性的發展階段,作為主流視頻平臺,愛奇藝始終堅持通過自身的先鋒式探索推動網劇行業的創新升級。2014年之前網劇行業還處于投入低廉、制作粗糙的初期階段,愛奇藝《靈魂擺渡》的出現,將網劇帶入了長劇情的發展正軌;2015年《盜墓筆記》的上線,則正式將網劇帶入大投入和大制作的階段,奠定了網劇精品化發展的基礎;2017年愛奇藝率先在行業內倡導對標美劇的超級網劇模式,并于同年上線了《河神》、《無證之罪》等類型化精品網劇,成為深耕垂直領域對打造破圈精品劇集的范本式操作。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影視內容的豐富,用戶的圈層化趨勢愈發明顯,網劇內容的垂直精耕成為各大視頻平臺布局的重點方向。針對這一現象,陳瀟表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原有的點狀(單劇)和線狀(多季)的垂直精耕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圈層細分之后的用戶需要,這也代表著網劇創作進入了"風格化創新"階段,即針對細分之后的某一個受眾群體,進行有規劃、有主題的內容生產,進一步強化標識感,而形成的可感知的垂直內容帶。
論壇現場,陳瀟對"風格化創新"包括的用戶、內容、排播三大維度進行了具體解釋:第一,用戶深度細分是內容創新的前提和基礎,通過深入洞察不同圈層用戶的社會生活規律、核心心理需求、觀劇行為及演變趨勢,從而對用戶進行細化分類;第二,在準確把握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回歸內容本質,強調"風格"和"賽道"的概念,產出更多滿足圈層用戶個性化觀劇需求的優質內容;第三,結合用戶需求規律,將具有相近主題、相似風格、相同體量等存在共同特征的項目進行主題化排播,利用形式感和儀式感的排播創新,形成規模化效應。
"迷霧劇場"開拓網劇垂直細分新領地
愛奇藝加碼"風格化"、"劇場化"布局
基于對網劇風格化創新的長期探索,愛奇藝今年推出了以統一的12集體量、懸疑題材、規模化釋放為特征的"迷霧劇場"。該劇場有效聚合了垂直圈層下的高粘性用戶,同時借助《隱秘的角落》等劇集的高口碑,讓更加側重垂直圈層的懸疑類短劇集有了破圈的可能。在"迷霧劇場"的運作過程中,愛奇藝也總結了一套內容運營、商業化延展的經驗和方法。對此,陳瀟進行了全面分享:
從內容方面看,劇場化運營可以對相同體量和題材的劇集進行規模化釋放,放大劇場短劇集的影響力,形成"劇養劇場,劇場帶劇"的良性循環;其次,在劇集創作過程中啟用青年導演和演技派,并采用現實主義創作手法,能夠確保作品質量的同時,也能不斷向行業輸送新鮮血液。同時,優質的短劇集也將吸引更多會員付費,帶動平臺整體營收上升,對內容創作端也將形成資金層面的有效反哺。從商業角度來看,"迷霧劇場"的上線催生了極具廠牌特色的營銷方式,實現從劇集營銷到劇場化營銷的跨越式升級,劇場"懸疑向"的明確用戶群體,也能夠更精準的為廣告主匹配目標受眾,實現真實有效的定向投放和品牌價值增值。
"迷霧劇場"取得的良好市場反響,不僅強化了愛奇藝探索風格化創作的信心,也讓行業看到了劇場化運營的潛在價值。未來,愛奇藝還將在網劇風格化創新方面持續精耕,并通過劇場化的運營,提高類型劇的內容品質和規模效應,實現用戶需求的全面覆蓋,進一步打造平臺獨有的內容風格和品牌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