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依舊——跨國公司仍在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工廠和商業進行大額投資。”《華爾街日報》8日報道感嘆道。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全球化工巨頭英力士(Ineos Ltd.)已經接近達成在中國投資8億美元(約合56億人民幣)新建工廠的交易,這表明跨國企業仍對中國的經濟前景感到樂觀。
總部位于倫敦的英力士成立于1998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化工生產商之一,由英國億萬富豪詹姆斯•拉特克利夫(Jim Ratcliffe)持有多數股權。
英力士的一家化工廠
報道稱,英力士的一家子公司計劃在中國沿海城市寧波興建一家全資工廠,以生產可塑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即ABS塑料。這種材料通常用在樂高(Lego)積木、手機外殼以及家用電器上。
去年,英力士從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集團(Total SA)收購了兩家位于中國的聚苯乙烯工廠,其中一家與計劃中的新工廠相鄰。這座新工廠將是英力士在中國獨立興建的第一家工廠。
據知情人士透露,上述工廠計劃今年動工建設,2023年完工。英力士在寧波的兩家工廠每年可創造15億美元的收入,其生產的材料大部分將面向中國國內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浙江省的寧波,擁有一個大型石油化工發展中心。
對于上述曝料,英力士拒絕置評。該公司是一家非上市企業,生產一系列石油產品和化工產品,在26個國家擁有生產基地,2018年銷售額達60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認為,盡管中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且貿易摩擦已給一些出口導向型制造商帶來壓力,但中國的中產階級正日益壯大,未來幾年從電子產品到玩具等各類商品的消費支出可能繼續攀升。
報道指出,近幾個月,中國官方再次采取行動吸引更多跨國公司來華,不僅放寬了汽車制造、金融服務等行業的所有權限制,還承諾向跨國公司放松市場準入,以進一步向外資開放中國市場。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2019年1-11月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為1244億美元。該數字較上年同期增長2.6%。
較為引人注意的是,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去年表示,將在大約10年內向位于廣東省的一個獨資石化綜合項目投資100億美元。
此外,美國電動車企特斯拉(Tesla Inc.)最近從其投資50億美元的上海新廠交付了第一批在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并表示其目標是每周生產1000輛汽車,并最終計劃在中國每年生產多達50萬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