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云藝社
嵊/州/古/戲/臺之城隍廟戲臺
嵊州古戲臺簡介
古戲臺作為戲曲藝術的載體,提供給人們的不僅僅是戲曲表現藝術,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建筑形態和建筑藝術。古戲臺融造型藝術、雕刻藝術、灰塑藝術、建筑藝術于一體,可謂古建筑之精粹。嵊州古戲臺數量之多,形式之美,建筑之精,實屬罕見。它們或隱居在窮鄉僻壤,或靜臥在鄉鎮集市,或矗立在街間路旁,并以設計巧妙、建筑精良而著稱。
嵊州古戲臺俗稱“萬年臺”,因有歷史長久、建筑牢固、千秋萬代之意,故稱。它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經歷了小土墩臺、露臺、舞亭、舞臺四個時期。從地面到空間,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多功能是它的發展軌跡。盡管歷經坎坷,可它有特殊的生命力,保存于今,沿用于今。如今,它的熱鬧場面還不時可以看到,逢年過節,喜慶典禮,廟會開張,人們總要邀來戲文班子,在古戲臺演上三天三夜,足顯它的歷史價值和生命力。
古戲臺與演劇可以說是相互依存,互為發展。戲臺是戲曲藝術賴以生存的空間,而演劇又是古戲臺的孵化劑。明清時期戲臺的普及與地方劇種的普遍興起和繁榮,以及所在地域的民俗和信仰緊密關聯。戲臺建筑也多依附于祭神的廟宇、祭祖的宗祠以及會館公所中,少量設在臨街、臨河、橋頭等特定場所。其類型豐富、內涵深厚。
嵊州古名剡縣,四周群山環抱,風景秀麗,是個鐘靈毓秀之地。歷史上,嵊州雖非富庶之地,但民俗文化底蘊深厚,落地唱書、蓮花落、目連戲等民間俗曲和民間小調廣為流行;民間信仰的城隍神、潮神、財神、雨神等神靈眾多。在祭神、祭祖儀式中,獻戲演劇活動頻繁。
也許正因為嵊州民俗文化、民間信仰的土壤深厚,傳統戲臺建筑遍及鄉村城鎮。據調查,民國時期嵊州有上千座古戲臺,由于時代的變遷,至今仍保存古戲臺已少于210座。嵊州現存的古戲臺中,祠堂戲臺64%;廟宇戲臺占3%;其他戲臺類型僅占2%。由此看來,嵊州的古戲臺以祠堂戲臺和廟宇戲臺為主。
城隍廟戲臺
嵊州市城隍廟戲臺坐落在剡湖街道百步階9號城隍廟戲臺,始建于清嘉慶九年,結構形式屬于歇山頂,建筑精美度極精致,目前保存狀態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