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創文工作開展以來,西平街道堅持“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狠抓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全面改善村容村貌,以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為工作目標,大力清除轄區通村道路沿路垃圾、村內堆放的生活垃圾、草堆、糞堆、柴堆,高標準推進美化綠化,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積極向轄區群眾大力宣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性,共同攜手打造美麗宜居家園。
8月9日晚,記者走進西平街道彩云社區鄧家山村,一個個用柵欄圍起的形狀各異的小庭院讓人眼前一亮,柴草亂放、糞土亂堆、垃圾亂倒、畜禽亂跑、農機具亂擺等現象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綠滿庭院,磚墻、綠籬、柵欄整齊整潔,村莊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天色已晚,鄧家山紀委委員劉瓊方正帶著幾名村民在剖竹、削片、插樁、鉆孔…每一道工序都認真仔細的忙碌著。“以前這一片盡是堆垃圾的,起碼有上百噸,家里不要的垃圾統統都丟在這里,還有糞堆、柴堆,包括公廁,經過我們鄧家山黨員干部團結努力,清除一百余噸垃圾,跟著增綠、補綠、亮化整起來,老百姓反映還是不足,為提升人居環境,安這個柵欄讓環境美觀大方,給老百姓營造一個安寧、和諧、干凈的生活環境。”劉瓊方說。
鄧家山村以人居環境提升為目標,堅持示范帶動,就地取材,變廢為寶,將清理的廢舊柴木有效的利用起來,動員群眾構制柵欄,及時清除廢舊圍欄,推動家禽圈養,把村內道路兩旁、庭院外圍、閑置的空閑地用柵欄圍起來,讓“三堆”出村變成了“三園”。一排排小柵欄與樹木、花草等相映成趣,構制出一幅美麗的鄉村田園畫卷。
如今,漫步在鄧家山,村民家庭前屋后皆是一片鮮花綠籬。居住環境的持續改善,大大提升了鄧家山村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鄧家山村民說:“以前這個臟亂差確實是嚴重,人居環境也差,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改變了,各方面治理一下,居住著也好了,也清秀了,要得可以。”
下一步,鄧家山還將發動群眾在各自的庭院內種植奇花異草、瓜果蔬菜,不斷的改善村內居住環境,讓村內常年綠樹成蔭、瓜果飄香,持續常態化筑牢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
記者 靜昆 德順 鳳美 通訊員 瓊芬 橙燦 瑞玲
編輯 沾新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