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10日起,河南多地企業陸續進入復工模式。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行業企業,更是在符合相關防疫要求的情形下,跑步復工保民生。
包括雙匯發展、牧原股份、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在內的多家河南食品企業均已開工,全力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而位于新鄉長垣市的河南主要衛材企業早在春節前就已開工,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所需防護物資供應,如今更是全力加碼。
不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導致的運力受阻和防控需要,河南企業復工背后隱藏的運輸難、員工返崗難等問題也隨之凸顯。
河南多家食品企業復工雙匯漯河基地復產率80%
作為一家重要的民生企業,雙匯發展的節后復工情況表現較好。
“為保障國內消費市場肉類食品需求,雙匯發展位于全國的生產基地目前都已復工。”2月9日,雙匯發展相關負責人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目前雙匯漯河基地復工率最高,達到80%以上,鄭州、濟源基地復工率也比較高,基本上呈現出漯河基地高于全省,河南基地高于全國的特點。
之所以會有如此理想的復工率,雙匯發展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加快企業復工,國家發改委、河南省發改委和漯河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上和行政服務上給予了企業很大的支持。
2月8日,河南省發改委向漯河等12個省轄市及濟源示范區發改委下發了《關于協調部分企業復工復產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保障雙匯發展疫情防控重點生活物資的生產。
據悉,這是河南省在疫情防控期間首次針對單個企業復工復產需求出臺政策,按照政策要求,漯河等12個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發改委將根據雙匯發展提供的25家供應商名單,對復工企業實行“一對一”服務,原則上確保企業復工后能滿足雙匯發展生產需要。
作為肉類供應保障的另一家重要企業,牧原股份的復工表現也比較好。牧原股份法務部主任袁合賓表示,因為行業特殊性,生豬養殖板塊節假日期間沒有停工,這期間因為疫情防控一度導致飼料運輸受阻,但后來經過政策協調,已經得到解決。
“截至目前,公司飼料供應正常,確保生產順暢。”袁合賓進一步介紹稱,公司在國內每個區域的養殖場均有配套飼料廠或飼料機組供應飼料,公司積極按照各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要求,為生產、運輸的相關車輛辦理了通行證。而為了保障生產,按慣例春節前原料備貨保證40~50天。
2月8日,為緩解疫情防控期間居民買菜難,滿足節后和疫情期間市民餐桌供應,鄭州市市場發展中心公布了最新的已開業農貿市場名單。在積極引導鄭州市農貿市場提前開門營業的同時,根據市場供需情況,及時做好農貿市場肉蛋菜等重點必需農副產品的貨源運輸、調度和補充。
據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實地采訪獲悉,位于鄭州市的三全食品鄭州廠區和思念食品鄭州廠區,在2月3日已有部分員工到崗,部分生產線也已啟動并全力保障速凍食品的生產和市場供應。
長垣醫療衛材企業春節前已復工持續生產保“抗疫需求”供應
位于新鄉長垣市的醫療器械行業是河南省內復工最早的行業。春節前后,在長垣生產的醫用防護物資,源源不斷地被送往武漢及國內其他城市。
以當地新鄉華西衛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西衛材)為例,該公司在臘月二十六(1月20日)就已復工,24小時不停工,全力生產疫情一線急需的口罩和防護服。
當日,同城的河南亞都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都實業)向已放假回家的員工發出“抗擊疫情倡議書”,希望全體員工返廠上班,全力支援一線生產需要。當天就有300多名員工返廠并投入到緊張的生產中。
四天后的1月24日,由亞都實業生產的近1500箱醫用口罩、醫用手套等防護用品被送往武漢,支援一線疫情防控。
位于長垣河南駝人潔森消毒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駝人公司)于臘月二十七(1月21日)復工,主要生產酒精、消毒液等消殺產品。該公司總經理姜山告訴記者:“消毒殺菌是疫情防護很重要的環節,在接到產品需求信息后,加班加點生產,一天沒停,盡全力供給市場。”
此外,駝人公司擁有相關設備,可提供不同滅菌方式,為當地生產的防護產品提供滅菌服務,加快產品上巿速度,滿足市場的迫切需要。
與此同時,為保障企業生產,河南省藥監局啟動了醫療器械快速審批程序,并開通材料檢驗綠色通道,以確保合法產品快速投放市場;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發出999張綠色通行證,確保運輸防護物資車輛暢通無阻且免高速過路費;財政系統安排2000萬元專項財政資金,解決原料、運輸、人才等成本增長問題;省內各大銀行第一時間對長垣衛材企業進行授信,全力支持企業擴大生產。
另外,長垣市市場監管局實行專人駐廠服務,穩定價格體系,確保衛材生產經營企業,在原料價格、物流運輸用工等成本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堅持不漲價和平穩供應。
2月9日,亞都實業總經理張正男表示,為了確保國家疫情防控對于醫療防控物資的需求,該公司春節期間就已經開工,目前正全力生產醫療防護物資確保“抗疫需求”供應。
張正男表示,如果2月10日之后,產業鏈上游復工情況比較好,企業的原料供應充足程度也將進一步提升,將對公司的防疫物資生產起到積極作用。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在國家采取有力措施確?;久裆镔Y供應的同時,春節期間就開工的醫療器械行業也面臨一些問題。
長垣某醫療器械企業相關負責人張?。ɑ┍硎?,為保春節期間防護物資供應,長垣當地衛材企業普遍上漲了企業員工的工資,雖然有成本壓力,但為了疫情防控需要,這是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為了保生產,目前很多銀行都給長垣當地衛材企業做授信以支持添置設備和提升產能,這些授信期限大多為一年,但企業設備回收卻需要很多年完成。”張俊表示,短貸長投是實體企業發展的大忌,最令人擔心的是明年這個時候,貸款需要償還而衛材企業還未收回設備投資,這將是不小的資金壓力。
大分工時代“雙刃劍”上下游復工或成重點企業復工關鍵
雙匯發展能取得比較理想的復工率,供應商的支持功不可沒。
秦皇島金海食品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海食品)總經理郭明表示,作為雙匯集團的重要供應商之一,公司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和保供小組,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組織了原輔料等生產物資,并動員生產技術骨干人員恢復了生產。
“本次疫情防控期間,金海食品向雙匯發展提供了金龍魚非轉基因大豆油和大豆制品361噸。”郭明表示,整個春節期間,金海食品向全國重點食品企業供應食品原料3000余噸。
資料顯示,金海食品隸屬于益海嘉里集團,益海嘉里集團是國內重要的糧油加工企業之一,疫情發生后,主動承諾疫情防控期間保證供應不斷貨,價格不上漲。
郭明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肉制品是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生活物資,而雙匯是肉制品全國重點企業,現在保障雙匯的供應沒有問題。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表示,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目前國內經濟已經進入大分工時代,很多企業都傾向于將主要精力和市場集中于某一個產業的某一環節,通過產業鏈和現代物流的方式實現整體效率的提升。這也意味著,一旦其中某一個環節出現停工或收縮,會影響到整個產業鏈其他環節的生產能力表現。
產業鏈上游的復工情況,成為影響河南省其他重點行業企業復工率的關鍵。袁合賓表示,牧原股份的上游企業主要是原糧、獸藥、疫苗和建材等,下游主要是生豬屠宰和加工等,受疫情防控、限制人員流動等影響,產業鏈上各企業或多或少都受到影響。
袁合賓表示,根據各地疫情防控要求,目前公司工地都已暫停施工,具體復工時間等待政府通知,但公司發展建設團隊正抓緊時間儲備工程物資,一旦具備施工條件就快速復工。
針對河南醫療防護物資生產原料供應方面,河南紡織業協會秘書長李繼鋒表示,在醫療防護物資供應方面,河南省已經形成了小型產業鏈,但并不完整。除了無紡布等三類原料可以確保供應之外,像密封條、橡膠條、鋼絲等原料還需要省外采購。
隨著相關主管機構的大力協助和部分原料供應企業復工,河南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原料供應短缺的局面逐步得到緩解。
但由于各行業逐步復工,醫療防護領域的供求偏緊張的情況也存在加劇的可能。張俊告訴記者:“隨著全面復工逐步展開,諸如口罩和消毒液等物資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放大,新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擠壓本就偏緊的防護物資供應格局。”
全面復工趨勢下運輸、工人返崗“兩個難題” 急需解決
交通不便導致物流運輸難、工人返崗難正在成為影響產業鏈供應和企業復工的兩大重要因素。以雙匯發展為例,其在全國18個?。ㄊ校┙ㄓ?0個現代化加工基地和配套產業,每天有一萬多噸產品銷往全國,而物流則成為其滿足老百姓肉類產品需求的關鍵。
“雙匯企業內部的困難都能克服和解決,但目前部分村鎮封路、交通不便,影響員工到崗,造成生產開工不足。”2月9日,雙匯發展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游供應商尚未完全開工,影響原輔包的采購,而道路限行,則影響了各類貨物及產品的運輸。
受物流難和員工到崗難困擾的,還有雙匯發展的供應商金海食品。郭明告訴記者,企業現在的主要產品線均已復工,正式員工復工率在80%以上,其余外地返回員工也已陸續到崗,在家完成隔離期后可正式上崗。
郭明表示,近期勞務用工方面壓力很大,尤其是在運輸和裝卸環節。沿海大豆加工企業基本都已生產,裝卸工和大車司機復工率低導致貨裝不上車、運不出去。已復工的司機則顧慮上高速下不來,從外地送完貨回不來。
物流運輸問題也給金海食品的原料補充帶來壓力,“由于各地防控疫情,一些村鎮交通封閉,大豆原料收購暫時還處于停滯狀態。”郭明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月9日,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緊急通知,嚴禁采取城區(鄉鎮、村莊)“一刀切”進行措施,對擔負保供任務復工復產人員和生產經營車輛,司乘人員經檢查點檢測無異常癥狀的,一律不得勸返,嚴禁對外地車輛、人員“一刀切”的勸返。此舉無疑將促進企業盡快有序復工復產。
郭明也建議相關部門盡快發放重要物資運輸許可證,尤其是與民生相關的重要物資,由于單個省的文件效力范圍限制,這個需要國家層面整體統籌才能徹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