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不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這無疑是“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的有效舉措。
小唐是典型的兩棲青年:主業是北京某私企的行政,同時在電商平臺開了家手工飾品小店,利用業余時間編制手串,既有成品,也能接受客戶的個性定制。但畢竟不能全力投入,網店的運營一直處于非常低效的狀態。
“看到各地政策的放寬,我正籌備下班后推銷試試,因為我的產品實物,拿在手里比光看照片更有吸引力。”小唐說。
日前,度小滿金融聯合南京大學發布的《2020年兩棲青年金融需求》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兩棲青年規模已突破8000萬人。職業發展趨勢和疫情雙重加持下,全國兩棲青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報告同時顯示:29-34歲的高學歷青年是兩棲青年主力軍,他們會主動開拓主業外職業渠道,積極為收入開源護航,就以小唐為例,從自身特長出發開展副業,并能及時捕捉政策風口做調整,在經濟復蘇當口,依靠超強執行力無縫銜接。
與傳統印象中的“小攤小販”不同,兩棲青年們普遍更年輕,學歷更高,他們更習慣利用外部資源,來幫助自己更高效的工作,比如利用數據分析人流量精準鎖定地址、通過網絡社交找到更好的供貨渠道、合理利用金融杠桿等。
對小唐來說,因為此前就用過線上個人信用貸款產品,她對這類機構和產品都比較熟悉了解,她認為,如果生意順利展開,后續她可能會需要更多資金投入到購買制作手串的原材料。
不過,從整體看,兩棲青年在開展副業時仍然面對著資金缺口的問題。《2020年兩棲青年金融需求》顯示:兩棲青年金融需求依舊強盛,需求占比達30.72%,同時,準兩棲副業啟動資金需求大,需求占比也超過30%,多因素影響,約4成兩棲青年金融需求無法得到充分滿足。
依托金融科技能力,度小滿金融正為努力創收、展示就業韌性的中國青年當好堅實的金融后盾。北京某私企的付小姐曾在度小滿金融成功申請到教育分期貸,用于英語深造,目前正籌備利用業務時間,售賣中國特色的手工藝品。她表示,更愿意將資金投入到支持副業的“實處”,“小我”穩定了,就是為社會經濟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