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初心可鑒。
大不自多,海納江河。
惟學無際,際于天地。
暑期
讀書會
2020/8/7~8/11
01
開班儀式
滿滿的“儀式感”
開啟幸福教育學習之路
椒江區2020年暑期校長(園長)讀書會
2020年8月7日至11日,椒江區2020年暑期校長(園長)讀書會在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順利舉行。副區長李越、區府辦副主任何義軍,區公辦中小學校長、書記,幼兒園園長,相關民辦學校負責人,局機關中層以上干部參加此次活動。
浙大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正棟向班長授予班旗
02
專家引領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解讀和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繆水娟,國家教育特約督導員、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原主任、特級教師。
《教育質量監測與影響質量相關因素分析》——方張松,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評價部主任、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業指導委員會考試評價組組長,浙江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中心辦公室主任、全國考試評價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人工智能:未來已來》——肖 俊,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之江實驗室兼職雙聘教授、浙江大學求是青年學者。
《學校管理創新與思維創新》——黃華新,浙江大學人文學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語言與認知研究國家創新基地主任兼任國家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優秀教師、浙江省杰出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依法治校和教育管理干部法律風險防范》——曾章偉,浙江大學繼續教育特約教師,浙江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浙江省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03
實地考察
參觀浙江大學校史館
溯源浙江大學123年發展歷史
感受浙大求是精神
暑期校長讀書會
浙江大學
參觀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
感受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實地考察
現場學習
04
交流與展望
關于教育教學管理的思考
第二職校、白云中學、臺州學院椒江附中、市實驗中學、云健小學、東山中心校、書生小學、海門街道中心幼兒園、章安街道中心幼兒園負責人先后作交流發言。
剛剛
班主任,學員,班長……
局領導王明德、葉瑞芬、李文斌、盛勇
先后部署業務工作
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於云國作《幸福教育,路在何方?》專題報告,深入剖析我區公民同招面臨的形勢,立足教育實際,分享對教育改革的思考;引領學員們關注教育動態,細致研究各級有關政策,與大家開展頭腦風暴。
於云國指出,全區教育系統要認清形勢,充分把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放眼長遠,共同構建公民競合的新格局;緊盯任務,堅決打好教育提質的總體戰。
於云國強調,要發揮體制機制優勢,堅定辦好學校的信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激發辦學的活力;夯實師資管理體系,調動教師育人的動力。
05
收獲與感悟
獲評“優秀班級”
評選優秀學員
黃吉鴻
方張松主任的講學,真的是“講求方略、張弛有道、輕松愉悅”。他站在時下教育的前沿熱點,以其特有的智慧視角,深入淺出、詼諧幽默、瀟灑講述,大家笑聲如潮、悠然心會。不知不覺間,3個小時悄然過去。細細回味,忽然有悟,真正好的教育,就是不讓受教育者感到接受教育;真正好的教育,具有一種游戲精神,它會讓學生覺得很好玩,很快樂。它不嚴肅,不刻板,不沉悶,不拘謹。這樣的學習體驗,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境界。
于是,想到了一個重要話題——學業“減負”和學生厭學。一時感慨,教師提升自我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可能是給學生學業減負的重要“利器”。而教學的“吸引力”來自教師的個性魅力、學識實力和教學功力,一線教師如果也能達到方張松老師那樣的教學境界,他定然會幸福地棲居在課堂之上,享受教學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和他相遇在課堂上的學生,從此會過上非常幸福的學習生活。
提升教育質量,根在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品質之源在于教師,教師自我修煉是教育永恒的主題。這是教育的本質,也是教師的使命!
郭文彬
此次暑期校長讀書會,課程安排得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專家學識淵博,觀點新穎,使我們收獲匪淺,校長們也經常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學校管理心得交流,既增進了感情,又獲得了解決問題的靈感。黃華新教授的《學校管理創新與思維創新》講座,使我更加清晰個人角色定位,文化引領,要追求卓越的意識,開拓領先的精神,學會系統性思維,善于用系統的觀點去分析和處理決策過程中的各種“復雜性”問題。
王楚陽
在美麗的杭城華家池畔參加了椒江區校長讀書會,時間不長,內容豐富,收獲頗豐。有教育發展改革方向和目標的解讀,有教育質量監測和相關因素的分析,有通過人工智能的發展思考人類社會的未來,有實地考察杭州崇文實驗學校,聆聽俞國娣校長的精彩分享從優秀走向卓越的歷程,更有面對當下現實的自我反思校長論壇:大家抓住公民同招背景下的學校管理這個主題各抒己見。我想我們會通過這次讀書會,把看到的聽到的,積極轉化為自己的思考,并主動的把思考變為行為,不斷探索新路子,開拓新境界,攀登新高峰,帶領師生前行,讓自己的學校能夠獲得新的,更大的發展。
張美麗
走進浙大,我們以學習者的姿態尋找教育的本源。華家池畔,小課堂,大視野,學習促進思辨。特別是思考公民同招之下,社會何為?學校何為?用初心和使命迎接變革的時代,以包容的心態接納各類孩子,以課改撬動質量,著眼在大處,落筆于小處,培育良好習慣,點亮教育故事,我們責無旁貸。仰慕有信仰的教育,渴望培養出面對一叢野菊花就能怦然心動的學子,勇敢直面當下的自我,為國為家為每個孩子計長遠,我們任重道遠!
陳凌鋒
本次學習,內容豐富,拓寬了視野,提高了認識:未來已來,未來教育變化多樣,面對各種變化,堅守變得更加可貴,校長該有冷靜視角,借鑒吸收,整合融化,不能一味跟風,要學會在變化中尋找不變,時刻牢記教育的初心,挖掘傳統教育的精華,堅守正確的實踐,堅持做好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點滴小事,不被浮華蒙蔽雙眼,靜下心來,教書育人。
張燕
學習,促進了我們的思考走向成熟。繆水娟主任《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解讀提到了名校之名的“校園精神”,深有感觸。“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能改變的。”這是一種積極的管理態度。用“精神”建筑學校,讓校園擁有“精神長相”,老師擁有“精神年齡”,學生擁有“精神底子”,讓校園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是校園管理者應然的追求。
胡旭慧
方張松老師報告讓我印象深刻,其中“不得不承認,對于學生,我們知道得太少”引發了我的思考,對于兒童我們真的知道太少了。我想在園本課程轟轟烈烈推進的過程,更要緊的是課程實施者應積極與兒童對話,關注兒童生活經驗、興趣,觀察、記錄與評價幼兒自然狀態下的行為,傾聽兒童的“一百種語言”,才能逐步了解兒童、理解兒童,讓課程建設滿足兒童真實的發展需要。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推進自我革新、自我提升
辦好人民滿意的幸福教育
2020暑期 校長讀書會
責編:戴程超
審核:陳 紅